《点绛唇》

时间: 2024-10-17 01:35:47

剪烛西窗,淡妆小倚屏山畔。

翠笺玉管。

伴我推敲惯。

月酿轻寒,寂寂春宵半。

更筹转。

香残人倦。

梦绕梨花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剪烛西窗,淡妆小倚屏山畔。
翠笺玉管。伴我推敲惯。
月酿轻寒,寂寂春宵半。
更筹转。香残人倦。
梦绕梨花院。

白话文翻译:

在西窗下,我剪着烛光,轻妆淡抹地倚靠在屏风旁。
手中拿着翠色的信纸和玉管,陪伴我习惯性地推敲文辞。
月光带来一丝轻寒,春夜静谧已过半。
再举起笔来,香烟已淡,人也感到疲倦。
梦中缠绕着梨花的庭院。

注释:

  • 剪烛:意为点燃蜡烛以照明,给夜晚增添温暖和情感。
  • 淡妆:指轻淡的妆容,体现出女子的柔美和含蓄。
  • 翠笺:绿色的信纸,通常用于书信或诗词。
  • 玉管:指写字的笔,通常是用玉制成的。
  • 月酿轻寒:月光带来一丝寒意,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梦绕梨花院:梦中萦绕着梨花的院子,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 longing。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允慎(约1640-1710),字子真,号石山,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他的词风细腻,常以柔美的意象描绘日常生活与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点绛唇》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是社会动荡后逐渐稳定的时期,文人追求内心的安宁与情感的寄托。此诗通过对静谧夜晚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诗歌鉴赏:

《点绛唇》是一首充满柔美与细腻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在静谧夜晚的深邃思考与情感体验。诗的开头“剪烛西窗”,描绘了一个温馨而宁静的空间,烛光下的倩影似乎在轻声细语,透露出一种柔和而含蓄的美感。接着“淡妆小倚屏山畔”,让人想象到女子静静倚靠在屏风旁,轻妆淡抹,显得格外动人。

“翠笺玉管”引入书信的意象,代表着诗人对交流与情感的寄托,推敲文辞的过程又显现出一种文人的细腻与执着。接下来的“月酿轻寒,寂寂春宵半”,则将氛围转为一种淡淡的忧伤,月光带来的轻寒不仅增添了夜晚的清冷,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感。

“更筹转,香残人倦”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思绪的沉重,诗人在创作的过程中感到疲倦,似乎在思考着更深层的情感与人生。最后一句“梦绕梨花院”,以梦境结束,象征着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与向往,梨花的意象也传达了春天的希望与柔美。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思考,展现了沈允慎作为清代词人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剪烛西窗:夜晚的静谧,剪烛象征着温暖的氛围,带来亲切感。
  2. 淡妆小倚屏山畔:小女子在屏风旁轻倚,形象柔美,传达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3. 翠笺玉管:书写的工具和材料,象征着诗人文人的身份与表达。
  4. 伴我推敲惯:表达了对文字的细致推敲,体现出一种执着与细腻。
  5. 月酿轻寒:月光带来一丝寒意,增添了夜的清冷与孤寂。
  6. 寂寂春宵半:夜深人静,春夜显得特别寂静,时间的流逝感显现。
  7. 更筹转:再次举笔写作,表现出创作的执着与追求。
  8. 香残人倦:香烟已淡,人感疲倦,暗示着创作过程的辛苦。
  9. 梦绕梨花院:梦中依旧萦绕着梨花的庭院,象征着对美好记忆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月光与轻寒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拟人:将月光等自然元素赋予情感,增强了作品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香残人倦”,展现了词作的工整美。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夜晚的静谧,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热爱与对美好情感的追寻,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深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烛光:象征温暖与亲密。
  • 屏风:隐喻隐私与柔美。
  • 翠笺:寄托情感与思念的媒介。
  • 月光:代表孤独与思考。
  • 梨花:象征美好与纯洁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剪烛西窗”意指什么?

    • A. 剪短蜡烛
    • B. 夜晚的温暖
    • C. 关灯
    • D. 照亮黑暗
  2. “翠笺玉管”中的“翠笺”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绿色的纸张
    • C. 一种乐器
    • D. 水果
  3. “梦绕梨花院”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回忆与向往
    • C. 喜悦
    • D. 恐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秦观的《鹊桥仙》

诗词对比:

可以将沈允慎的《点绛唇》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均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细腻情感,但沈允慎的作品更侧重于夜晚的孤寂与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与追寻。两者的风格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情感体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精选》
  • 《词学研究》
  • 《沈允慎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