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酴醿)》

时间: 2025-01-11 21:50:21

野态芳姿,枝头占得春长久。

怕钩衣袖。

不放攀花手。

试问东山,花似当时否。

还依旧。

谪仙去后。

风月今谁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酴醿)
野态芳姿,枝头占得春长久。
怕钩衣袖,不放攀花手。
试问东山,花似当时否。
还依旧,谪仙去后,风月今谁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野花盛开,春天在枝头长久驻留。虽然我害怕衣袖被花钩住,却又不愿放下攀花的手。想问东山的花儿是否依旧像当年那样美丽?一切仍然如故,只是谪仙(指李白)离去后,风月的情景如今又有谁来体味?

注释:

  • 野态芳姿:自然的花草姿态,芳香四溢。
  • 枝头占得春长久:春天在枝头上停留很久。
  • 怕钩衣袖:担心花朵会勾住衣袖,暗喻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 东山:常指隐士的居所,东山之花指代美好的回忆。
  • 谪仙:指李白,因政治原因被贬,形容他的仙风道骨。
  • 风月今谁有:如今的风月情景,谁来欣赏?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十朋,宋代词人,因其词作清新婉约而受到后世推崇。
  •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春季,可能因对李白的怀念,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

诗歌鉴赏:

王十朋的《点绛唇(酴醿)》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交织。开篇以“野态芳姿”引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期待。在这一片春光中,词人却感到一丝忧虑,担心美丽的花朵会勾住自己的衣袖,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依恋。接下来的“试问东山,花似当时否”则引入了对过往的追忆,感叹时光流逝,曾经的美好是否仍在。最后一句“风月今谁有”则表现了孤独与无奈,似乎在追问,如今的风月由谁来欣赏,隐含了对已逝时光的惋惜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心的变化,既有自然的韵味,又有对人事的感慨,体现了王十朋词作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野态芳姿,枝头占得春长久”:描绘春季的美丽,表现花草的自然之态。
    • “怕钩衣袖,不放攀花手”:显示出对美景的留恋与不舍。
    • “试问东山,花似当时否”:追忆往昔,反映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 “还依旧,谪仙去后,风月今谁有”:表达了对李白的怀念与对当下孤独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比如“风月”不仅指自然现象,也象征着情感与人际关系。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音乐性和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体现了词人复杂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芳姿: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东山:象征隐士的情怀与对往昔的追忆。
  • 风月:象征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的交融,反映人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词中“东山”指代的是哪个著名的诗人?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D. 苏轼

    2. “怕钩衣袖”体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什么情感?
      A. 怒恨
      B. 留恋
      C. 无奈
      D. 忍耐

    3. “风月今谁有”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愤怒
      D. 幸福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诗词对比:王十朋与李白同样在作品中表现了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但王十朋的情感更加细腻,更多了几分感伤,而李白则更显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王十朋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