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画六言一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子猷无乘兴舟,
越石有长啸楼。
雪灭千山踪迹,
月照几家乐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画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子猷”没有乘舟而行,意味着他并没有受到外界的兴奋和激励;“越石”上的长啸楼则体现了一种孤独之美。随着“雪灭千山”的景象,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而“月照几家乐愁”则表达了在月光下,快乐与愁苦交织的情感。
注释:
- 子猷:指的是孔子门徒之一的子游,寓意高尚而清白的人。
- 乘兴舟:兴致勃勃地乘船游玩,象征着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
- 越石:指越地的山石,可能暗指越王勾践,这里有历史典故的影射。
- 长啸楼:高楼上的长啸,象征一种孤独的高歌。
- 雪灭千山:雪覆盖了千山,象征着一种寂静与空灵。
- 月照几家乐愁:在月光下,几家人的欢愁交织,体现了生活的复杂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士杰,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观,表现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以及对人间苦乐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与人心的关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开篇“子猷无乘兴舟”,以“子猷”作为象征,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尽管没有乘兴而来,却在越石之上感受到一种长啸的豪情。“越石有长啸楼”则转向自然,展现出一种高远的志向与豪情。这种对比恰好映衬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接下来的“雪灭千山踪迹”,以雪的消融隐喻时间的流逝,千山的踪迹在无情的雪中消失,似乎在提醒我们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而“月照几家乐愁”则在月色的映照下,几家人的欢乐与愁苦交错,表现了生活中快乐与忧愁的对立与统一。整首诗在简约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子猷无乘兴舟:
- 诗人在开头就点出了一丝无奈与失落。
-
越石有长啸楼:
- 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孤高的志向。
-
雪灭千山踪迹:
- 意象中掺杂着时间的无情,雪的覆盖使得一切都变得模糊。
-
月照几家乐愁:
- 在月光下,快乐与忧愁交织,反映了人生的复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雪”与“月”来比喻时间与情感的流转。
- 对仗:诗句的结构工整,形成对比,使意境更加深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表现了孤独、无常与人生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子猷:象征高洁与理想。
- 长啸楼:代表孤独与豪情。
- 雪:象征时间与无情。
- 月:象征情感的复杂与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子猷无乘兴舟”中的“子猷”指的是谁?
A. 孔子的学生
B. 杜甫
C. 李白 -
“越石有长啸楼”中“长啸楼”象征的是什么?
A. 社会的繁华
B. 孤独与志向
C. 快乐的生活 -
“雪灭千山踪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失落与无常
C. 安宁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题画六言一首》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以月亮为意象,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孤独感,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 《古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