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宋君辅》

时间: 2025-01-27 03:36:10

早题淡墨魁多士,晚著青衫事护军。

方见叔孙来议礼,已传子夏去修文。

先朝缫藉为圭璧,近世摧残用斧斤。

回首冶城棋饮地,雁悽蝉咽不堪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哭宋君辅
作者: 刘克庄〔宋代〕
早题淡墨魁多士,晚著青衫事护军。
方见叔孙来议礼,已传子夏去修文。
先朝缫藉为圭璧,近世摧残用斧斤。
回首冶城棋饮地,雁悽蝉咽不堪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开头,诗人回忆起早年为众多的士人题字,后来又身着青衫,专注于护卫军政事。刚刚见到叔孙(孔子的门徒)来讨论礼仪,消息却传来子夏(另一位著名的儒者)已经去修文。昔日的朝廷礼乐如同珍贵的玉器,而如今却被斧斤所摧毁。回望冶城的棋盘,往事如梦,雁鸣和蝉叫让人心中难忍。

注释:

  • 淡墨魁:指用淡墨书写的名士,魁指有名望的人。
  • 青衫:青色的衣服,隐喻文士的身份。
  • 叔孙、子夏:两位孔门弟子,分别代表儒家思想的不同方面。
  • 缫藉:古代用丝缫制成的器物,象征珍贵的礼乐。
  • 冶城:指古代的一个地方,可能是指某种文化活动的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宋代诗人,号玉山,世称“刘玉山”。他的诗风豪放,语言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哭宋君辅》是刘克庄悼念宋朝名士宋君辅的作品,反映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失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表现了诗人对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慨。前两句描绘了诗人从早年的风光到后来的转变,展示了历史与个人命运的交织。第三、四句则通过对古代礼乐和现代变迁的对比,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哀痛。最后两句以冶城的棋局和悲鸣的鸟声结束,寓意着对昔日繁华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在结构上起承转合,情感真挚,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早题淡墨魁多士:表示作者在年轻时曾为众多才俊题字,颇有声望。
  2. 晚著青衫事护军:后期转向为军政事务,体现出身份的变化。
  3. 方见叔孙来议礼:提到孔门的叔孙,象征着对传统礼仪的重视。
  4. 已传子夏去修文:子夏的离开,暗示着文化的凋零。
  5. 先朝缫藉为圭璧:古代的礼乐文化如同珍贵的玉器。
  6. 近世摧残用斧斤:现代对文化的破坏与遗忘。
  7. 回首冶城棋饮地:回忆过去的聚会与棋局,感慨时光流逝。
  8. 雁悽蝉咽不堪闻:悲凉的自然声响,反映心中隐痛。

修辞手法:

  • 对比:古今的对比,突显传统文化的流失。
  • 象征:用“圭璧”象征古代礼乐的珍贵和美好。
  • 拟人:将雁和蝉的声音赋予情感,增强诗的悲痛气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失望,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淡墨:象征书法和文化的传承。
  • 青衫:代表身份的变化,从文人到军政。
  • 圭璧:象征古代礼乐文化的珍贵与美好。
  • 棋局:代表文化交流与人际关系的场所。
  • 雁与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哀愁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克庄的号是什么?
    • A) 玉山
    • B) 冰壶
    • C) 月明
  2. 诗中提到的子夏是哪个学派的弟子?
    • A) 道教
    • B) 儒家
    • C) 佛教
  3. 诗中“先朝缫藉为圭璧”中的“圭璧”象征什么?
    • A) 现代文化
    • B) 古代礼乐文化
    • C) 军政事务

答案:

  1. A) 玉山
  2. B) 儒家
  3. B) 古代礼乐文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社会变迁的感慨,但李白的诗更多表现出豪放与对酒的乐观态度,而刘克庄则是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