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与旧京诸师友崇效寺赏牡丹,寄澄宇海上》
时间: 2025-01-27 03:22: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阳台·与旧京诸师友崇效寺赏牡丹,寄澄宇海上
作者:陈家庆 〔清代〕
绣陌凝尘,香车碾玉,相携尽日看花。一段芳情,今年却讶迟些。嫩红晕碧娇如许,便樽前消受繁华。更堪怜璀璨明妆,春在天家。裁冰词笔知谁健,看坐兼长少,韵斗尖叉。试拂吟笺,元舆赋笔休夸。三分春色流尘过,忆同游人隔天涯。又无端愁上眉头,欲报秦嘉。
白话文翻译:
在绣花的小路上,尘土微凝,香车碾过如同玉石,我们手挽手地整日欣赏花朵。今年的花情让我感到有些迟疑。娇嫩的红色,映衬着碧绿,真是美丽得令人赞叹,仿佛在酒樽前享受着这繁华。更让我心疼的是那璀璨的明妆,春天仿佛在天上。谁能用如冰的笔来写出这份美妙的感受呢?看看我们坐在一起的长老与年轻人,音韵在争斗。试着轻拂吟唱的笺纸,元舆(指古代诗词)赋的笔也不要再夸耀。三分春色流转而过,回忆起与游人一起的日子却已隔天涯。无缘无故的愁绪又涌上眉头,想要寄托给秦嘉。
注释:
- 绣陌:指的是用花草装饰的小路。
- 香车碾玉:形容豪华的车子在路上行驶,像碾压玉石一样。
- 樽前:酒樽前,指饮酒时的情景。
- 元舆:古代的文人或诗词,通常有很高的声誉。
- 秦嘉:指代某位友人,可能是作者的知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家庆,清代诗人,生活在北京,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与友人在崇效寺赏牡丹的场合,表达了对花事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对牡丹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繁华,也隐含着对友人及往昔情景的怀念。开头以“绣陌凝尘,香车碾玉”引入,描绘出一幅优雅的花景画面,仿佛身临其境。随后,作者对花的娇嫩美丽表达了惊讶和赞叹,暗示出人们对春天美好的期盼。然而,随着“又无端愁上眉头”的转折,情感迅速由欢愉转为忧愁,流露出对离别的惆怅与思念。
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和情感的张力。结尾处的“欲报秦嘉”,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展示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整首诗构思巧妙,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水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绣陌凝尘,香车碾玉:描绘赏花场景,营造出一种优雅宁静的氛围。
- 相携尽日看花:强调与友人共享时光的快乐。
- 一段芳情,今年却讶迟些:对花的开放感到意外和焦虑。
- 嫩红晕碧娇如许:细腻描写花的美丽,增强视觉效果。
- 便樽前消受繁华:在美好时光中饮酒消遣,表现出享受生活的态度。
- 更堪怜璀璨明妆:感叹春天的美丽和短暂。
- 裁冰词笔知谁健:对文人笔力的思索,表现出对才华的敬仰。
- 三分春色流尘过,忆同游人隔天涯:表达对时光流逝和友人的思念。
- 又无端愁上眉头,欲报秦嘉:最后流露出深深的忧愁和对友人的牵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香车碾玉”,用香车比喻生活的奢华。
- 拟人:如“春在天家”,将春天拟人化,增添情感色彩。
- 对仗:如“相携尽日看花”和“欲报秦嘉”,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牡丹:象征富贵与繁华。
- 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
- 酒樽:象征欢聚与享乐。
文化内涵:
牡丹作为国花,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象征着吉祥与繁荣。整首诗通过描绘花的美丽与友人的思念,展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绣陌”指的是什么?
- A. 装饰的小路
- B. 花朵
- C. 池塘
- D. 亭子
-
“春在天家”中的“天家”指的是什么?
- A. 天上
- B. 春天的气息
- C. 传统的家园
- D. 诗人的家
-
诗中提到的“秦嘉”可能是指谁?
- A. 一种花
- B. 诗人的朋友
- C. 一位名人
- D. 一种酒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日忆李白》 李白
- 《月下独酌》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陈家庆的这首诗更强调与友人的情感联系,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个人的孤独与对美酒的向往。两者都展现了对春天的赞美,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学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