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门晚泊》

时间: 2025-01-11 05:51:55

鱼浦雄关势远吞,左连巴僰石湘沅。

波涛不泄窥吴恨,云雨谁伸梦楚冤。

阵列龙蛇图上见,石成象马峡前蹲。

欲寻老杜题诗处,日落烟寒野色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鱼浦雄关势远吞,
左连巴僰石湘沅。
波涛不泄窥吴恨,
云雨谁伸梦楚冤。
阵列龙蛇图上见,
石成象马峡前蹲。
欲寻老杜题诗处,
日落烟寒野色昏。

白话文翻译:

在雄伟的鱼浦关口,气势如虹,远远地吞噬了四周的景色,左侧连接着巴、僰的山石,右侧是湘江和沅江。波涛汹涌不息,似乎在窥探着吴国的怨恨,云雨之间,谁又能为楚国的冤屈伸冤呢?阵列的山脉如龙蛇般蜿蜒,似乎在图上显现;那石头在峡口前仿佛变成了马,静静地蹲着。想要寻找老杜曾经的题诗之地,日落时分,烟雾弥漫,野外的景色变得昏暗而寒冷。

注释:

  • 鱼浦:指的是鱼浦关,位于长江流域,是一个重要的军事关口。
  • 雄关:形容关口的雄伟。
  • 巴僰:古代巴国和僰国,地处现在的四川一带。
  • 吴恨:指的是历史上吴国的仇恨。
  • 楚冤:指的是楚国的冤屈,可能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
  • 老杜: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常被称为“老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邵墩,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以清新明快的风格见长。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寄情于山水之间。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邵墩游历夔门时,受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触动,表达对历史的思索与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夔门晚泊》以鱼浦关的雄伟壮丽为背景,描绘了诗人所见的自然景色和历史情感。诗的开头以“鱼浦雄关势远吞”引入,展现出壮阔的地势,接着通过“左连巴僰石湘沅”描述了周围的山河,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接下来的“波涛不泄窥吴恨,云雨谁伸梦楚冤”则将目光转向历史,表现出对吴国和楚国历史的怀念和感慨,仿佛在思考古代的恩怨情仇。

“阵列龙蛇图上见,石成象马峡前蹲”描绘了山脉的形态,生动形象。最后两句“欲寻老杜题诗处,日落烟寒野色昏”则表现出诗人对杜甫的敬仰与追寻,同时也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情感。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既有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有历史的沉思,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观察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鱼浦雄关势远吞:描绘夔门的壮丽。
    2. 左连巴僰石湘沅:展现周围的自然景色。
    3. 波涛不泄窥吴恨:波涛仿佛在诉说吴国的怨恨。
    4. 云雨谁伸梦楚冤:探讨历史遗留的冤屈。
    5. 阵列龙蛇图上见:山脉如龙蛇般蜿蜒。
    6. 石成象马峡前蹲:形象生动的描绘峡口的石头。
    7. 欲寻老杜题诗处:表达对杜甫的追寻。
    8. 日落烟寒野色昏:渲染出孤寂的氛围。
  • 修辞手法

    1. 比喻:“阵列龙蛇”,形象生动。
    2. 拟人:“波涛不泄窥吴恨”,赋予自然情感。
    3. 对仗:“云雨谁伸梦楚冤”,增强诗的音韵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壮丽自然的赞美、对历史恩怨的思考,以及对前辈诗人杜甫的敬仰与追寻,情感深沉且丰富。

意象分析:

  • 鱼浦关: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地理的雄伟。
  • 波涛:代表着历史的纷争与人们的情感。
  • 龙蛇:象征着蜿蜒的山脉,生动形象。
  • 老杜:代表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鱼浦”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泊
    B. 山脉
    C. 关口

  2. 诗中“波涛不泄窥吴恨”中的“吴恨”指的是什么? A. 个人恩怨
    B. 历史仇恨
    C. 自然灾害

  3. 诗中提到的“老杜”是指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邵墩的《夔门晚泊》与杜甫的《登高》均表现了对自然的描绘与对历史的思考,但邵墩诗中更加强调地理的雄伟,而杜甫则更注重抒发个人的情感与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研究》
  2.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3. 《山水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