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图》

时间: 2025-04-28 11:18:49

舞罢霓裳日色低,满身春倦眼迷离。

锦丝步帐繁花里,闲弄珊瑚血色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美人图
舞罢霓裳日色低,
满身春倦眼迷离。
锦丝步帐繁花里,
闲弄珊瑚血色枝。

白话文翻译:

舞蹈结束时,霓裳的光彩渐渐消退,
满身春困,眼神迷离。
在繁花似锦的帐子里,
她悠闲地玩弄着珊瑚色的枝条。

注释:

  • 霓裳:指美丽的舞衣,此处形容舞者的华美。
  • 春倦:春天的懒散和倦怠,暗示生机和疲惫交织。
  • 锦丝步帐:用华丽的丝绸做成的帐子,象征富贵与美丽。
  • 珊瑚血色枝:指红色的珊瑚,寓意娇嫩与美丽。

典故解析:

“霓裳”常指古代舞蹈的服装,源于《霓裳羽衣曲》。该曲由唐玄宗所作,描绘了舞者的优雅和风情。诗中描绘的舞者,似乎在舞蹈之后流露出一种春日的疲惫,这与古代文人对于美女的欣赏和对美的思考密切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画家、诗人,以其才情兼备而闻名,尤其擅长山水画与花鸟画。他的作品往往融入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具有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是文人墨客追求美的高峰期。唐寅生活在一个充满社会动荡的时代,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实相互交织,作品多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美人图》是一首描绘女性美丽与舞蹈韵律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舞蹈的轻盈与女性的柔美。首句“舞罢霓裳日色低”,不仅展示了舞者在舞蹈后微微疲惫的状态,还暗示了那些华丽瞬间终将褪去的无常。接下来的“满身春倦眼迷离”,则通过“春倦”这一词语,传递出春天的生机与疲惫交融的感觉,仿佛舞者在美丽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一丝倦怠,增添了人性的真实。

“锦丝步帐繁花里”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富丽堂皇的场景,似乎将舞者的美与环境紧密相连。最后一句“闲弄珊瑚血色枝”则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舞者在沉醉于美丽与优雅中,轻松自在的状态。整首诗传达出一种对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与虚幻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舞罢霓裳日色低:舞蹈结束,华丽的服装在夕阳下显得愈发柔和。
    • 满身春倦眼迷离:舞者经历了一场春天般的绚丽舞蹈,感到疲惫,眼神迷离。
    • 锦丝步帐繁花里:华丽的帐子里,繁花似锦,奢华的环境包围着舞者。
    • 闲弄珊瑚血色枝:她悠闲地玩弄着红色的珊瑚,表现出一种无忧的美好状态。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日色低”与“春倦”比喻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疲惫。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描绘舞蹈的动作,后者则展现静态的状态。
    • 意象:舞者、春天、繁花、珊瑚等意象共同构建出一种美的场景。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美人的舞蹈与随之而来的疲惫,反映了对美的追求和生命的短暂,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感叹。

意象分析:

  • 霓裳:象征着美丽与华丽的舞姿。
  • 春倦:反映了春天的生机与疲惫,暗示着生命的循环与无常。
  • 锦丝步帐:代表富贵与奢华的环境,衬托出舞者的美丽。
  • 珊瑚血色枝:象征着娇嫩和生命力,展示了女性的柔美与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舞罢霓裳日色低”中的“霓裳”指的是什么?

    • A. 舞者的华美服装
    • B. 一种花卉
    • C. 一种乐器
  2. 诗中“满身春倦眼迷离”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舞者的兴奋
    • B. 舞者的疲惫与迷离
    • C. 舞者的孤独
  3. 诗中的“锦丝步帐”指的是什么?

    • A. 美丽的舞蹈
    • B. 华丽的帐子
    • C. 春天的花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丽人行》

诗词对比

  • 比较唐寅的《美人图》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侧重于对美的细腻描写,后者则更多表现出豪放与洒脱。两首诗在风格和主题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但都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唐寅研究》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