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荣遇当时过谪仙,诗成法戒进经筵。
双清孤阁明残照,一任狐狸上阁眠。
白话文翻译:
在当时的荣华遇见了被贬的仙人,诗完成后奉上法戒进入讲经的殿堂。
双清孤阁在余晖中显得清明,任由狐狸在阁上睡觉。
注释:
- 荣遇:指的是荣华的际遇。
- 谪仙:被贬的仙人,常用以形容失意者或有才华但遭遇不幸的人。
- 法戒:佛教中的戒律或法则,这里指的是一种诗歌或文学的规章。
- 经筵:讲经的地方,通常是指佛教寺院中讲解经典的场所。
- 双清孤阁:指幽静的阁楼,双清可能指的是双重的清净之意。
- 残照:指夕阳的余晖。
- 狐狸:在中国文化中,狐狸常被视为妖邪之物,这里可能暗示某种不羁或自由的状态。
典故解析:
- 谪仙:出自《红楼梦》中对贾宝玉的描写,象征着才子佳人的无奈与命运的捉弄。
- 狐狸: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狐狸常常与智慧、狡诈和神秘相联,象征着自由与放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是升,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作品多表现对世事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产生于作者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与对自然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自由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清幽的意境与深厚的哲理。开头两句通过对“谪仙”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命运的感慨。谪仙象征着才华的受限与遭遇的不平,而“法戒”则暗示了作者在文学创作中所遵循的规章和道德。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孤阁,夕阳的余晖洒在阁楼上,给人以一种宁静和美好的印象。最后一句提到狐狸,似乎在暗示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状态,反映出作者对自然与灵性的向往。整首诗在对比中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对荣华的追求也有对闲适的向往,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荣遇当时过谪仙:作者回忆当时的荣华时光,感叹与被贬的仙人同在,表明对命运的感慨。
- 诗成法戒进经筵:表达了创作完成后,愿将自己的作品奉上,期待得到认可。
- 双清孤阁明残照:描绘了清幽的环境,夕阳的余晖映照出阁楼的宁静。
- 一任狐狸上阁眠:象征自由与不羁,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谪仙”比作失意者,增强了诗的情感共鸣。
- 拟人:狐狸的行为赋予其人性,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 对仗:全诗语言简练,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荣华与孤独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洒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谪仙:象征才华与命运的无奈。
- 孤阁:象征清静与内心的安宁。
- 残照:象征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 狐狸:象征自由、无羁与放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谪仙”指的是什么?
- A. 被贬的仙人
- B. 高官显贵
- C. 无所事事的人
- D. 诗人自己
-
“一任狐狸上阁眠”中的狐狸象征什么?
- A. 悲伤
- B. 自由
- C. 受限
- D. 财富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对比韩是升与王维的诗作,可以看到两者在自然描绘上的不同风格,王维的作品更加注重景物的细腻描写,而韩是升则更多表达内心的感受与哲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韩是升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