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椿寺明孝纯刘太后像》
时间: 2025-01-11 14:09: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椿古寺斜阳里,钟板萧条增暮寒。
香火一龛孝纯后,庄严七宝比丘冠。
未经浩劫图遗像,犹幸先期奉佛坛。
百六十年题字在,如何都作九莲看。
白话文翻译:
在斜阳照耀下的长椿古寺里,钟声和木板声显得格外萧条,增添了几分暮秋的寒意。香火在一座供奉孝纯太后的龛位上,显得庄严,七宝装饰的比丘头冠熠熠生辉。虽然经历了浩劫,遗留下来的画像依然存在,幸好在此之前就已经奉献于佛坛。经过了一百六十年的岁月,题字依旧在,然而如今却仿佛都变成了九莲花的模样。
注释:
- 长椿寺:古寺名,具体位置不详,但通常与历史名人或事件有关。
- 孝纯后:清朝的慈禧太后的庶母,孝纯皇后。
- 比丘冠:佛教僧侣所戴的装饰,象征其地位和修为。
- 浩劫:指历史上的大劫难,可能指战争或其他重大事件。
- 九莲:象征纯洁、吉祥的意象,可能暗指佛教文化中的莲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是升,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而闻名。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及个人情感,风格多样,兼具传统与创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历史上长椿寺与孝纯后有着密切的联系。诗人通过对古寺的描写,表现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先贤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文化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长椿寺明孝纯刘太后像》以长椿古寺为背景,描绘了一个静谧而肃穆的场景,展现出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变迁。诗中通过斜阳、钟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萧条与寒意交织的氛围,使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沉重。特别是提到香火和孝纯太后的形象,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宗教信仰的尊重。
诗人以“未经浩劫图遗像”一句,暗示了历史的动荡与变迁,尽管遭遇了浩劫,仍然有幸留存的遗像成为人们追忆的对象。最后一联“百六十年题字在,如何都作九莲看”,不仅指出了时间的流逝,也隐喻了对过往的崇敬与追想。九莲的意象,既是对美好的向往,也是对历史的沉淀,反映出诗人对历史、文化和信仰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椿古寺斜阳里:构建出一个古老寺庙的景象,斜阳照耀给人一种温暖而又略显悲凉的感觉。
- 钟板萧条增暮寒:钟声与木板声交织,营造出一种萧条的氛围,传达出秋冬的寒冷。
- 香火一龛孝纯后:提到香火,表明寺庙的宗教活动,孝纯后则是历史人物的象征。
- 庄严七宝比丘冠:比丘冠的庄重,展示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 未经浩劫图遗像:暗示历史的动荡,但遗像的存在让人感到欣慰。
- 犹幸先期奉佛坛: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 百六十年题字在:提及时间的流逝,历史依旧铭刻在此。
- 如何都作九莲看:结尾的意象转换,寓意深刻,反映了对美好与纯洁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九莲象征美好和纯洁。
- 对仗:如“钟板萧条增暮寒”中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长椿寺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与对文化的敬仰,反映出对宗教信仰的尊重和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意象分析:
- 长椿寺:象征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 斜阳:代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香火:象征信仰与希望。
- 九莲:象征纯洁与美好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长椿寺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欢庆的节日
b) 萧条的古寺
c) 繁华的市集 -
“九莲”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战争
b) 纯洁与吉祥
c) 财富 -
诗中提到的“孝纯后”是谁? a) 皇帝
b) 皇后
c) 僧侣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比较,二者都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而后者更关注社会背景。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韩是升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