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时间: 2025-01-27 03:17:40

日日枝头堕粉香。

东君何事苦匆忙。

鸟啼花落送韶光。

泪蹙翠山情杳杳,闷连青海思茫茫。

含颦无语立斜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日日枝头堕粉香。东君何事苦匆忙。鸟啼花落送韶光。泪蹙翠山情杳杳,闷连青海思茫茫。含颦无语立斜阳。

白话文翻译:

每天树枝上都飘落着芬芳的花瓣。东风君为何如此匆忙?鸟儿啼鸣花瓣飘落,送走了美好的时光。泪水在翠绿的山间潸潸而下,心中的思念弥漫在广阔的青海之上。无奈之下我只能微微皱眉,默默地立在斜阳下。

注释:

  • 日日:指每天。
  • 枝头:树枝的顶端。
  • 堕粉香:掉落的花瓣散发着香气。
  • 东君:指春风,古人称春风为“东风君”。
  • 苦匆忙:苦于匆忙,形容时间的急迫。
  • 韶光:美好的时光。
  • 泪蹙:泪水潸然,潸潸落下。
  • 翠山:青翠的山峦。
  • 杳杳:形容遥远,难以触及。
  • 闷连:心情烦闷,忧愁相连。
  • 青海:广阔的海面,象征思念的辽阔。
  • 含颦:微微皱眉,形容愁苦的神情。
  • 斜阳:夕阳西下,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叶纨纨,明代女诗人,因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受到后人的称赞。她的诗作多以情感细腻、意境优美著称,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这首《浣溪沙》创作于春天,正值花开的季节,但却因心中愁绪而感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中通过描写春日的美景,反衬出个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感叹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开篇的“日日枝头堕粉香”营造出一种温柔而浪漫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美丽。然而,接下来的“东君何事苦匆忙”则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仿佛在质问春风为何如此急促,让人无法停留在美好的瞬间。

“鸟啼花落送韶光”一句,既是对春天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美好时光的感慨,暗含着时光易逝的哲理。接下来的“泪蹙翠山情杳杳,闷连青海思茫茫”则将忧伤推向高潮,诗人通过泪水与思念,传达出深沉的情感纠葛。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情感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春天的渴望,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生命、爱情与时间的思考。诗中精妙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使得这首词在古典诗词中具有独特的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日枝头堕粉香:每天都有花瓣从树枝上飘落,暗示着春季的美丽和时间的流逝。
  2. 东君何事苦匆忙:春风为何如此匆忙,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无奈感。
  3. 鸟啼花落送韶光:鸟儿的鸣叫和花瓣的落下,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
  4. 泪蹙翠山情杳杳:眼泪在翠绿的山间流下,表达了深沉的思念与忧伤。
  5. 闷连青海思茫茫:心情烦闷,思念延绵至广阔的青海,象征思念的无边。
  6. 含颦无语立斜阳:微微皱眉,无言以对,孤独地站在夕阳下,体现了内心的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称作“东君”,赋予其人性化的特征,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将鸟鸣、花落与时间联系,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境。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多次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同时流露出对爱情与生命的思考,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枝头:象征生命的繁盛与美好。
  • 粉香:代表春天的气息与青春的美好。
  • 东君:象征春风,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 翠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青海:象征思念的辽阔,无尽的思绪。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还蕴含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哪个季节的风?

    • A. 夏风
    • B. 秋风
    • C. 春风
    • D. 冬风
  2. 诗中的“泪蹙翠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高兴
    • B. 无奈
    • C. 忧伤
    • D. 愤怒
  3. 诗中“日日枝头堕粉香”中的“粉香”指的是什么?

    • A. 食物的香气
    • B. 花瓣的香气
    • C. 草木的香气
    • D. 水的香气

答案

  1. C. 春风
  2. C. 忧伤
  3. B. 花瓣的香气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多了几分对爱情的细腻描绘。
  • 苏轼《水调歌头》:虽主题不同,但也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人生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时光和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名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