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其一》

时间: 2025-01-27 03:09:27

渐是秋光欲暮时,疏疏黄叶遍寒枝,轻烟淡霭不成丝。

一觉直应嫌梦短,三更已自怯归迟,弥天风露我何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渐是秋光欲暮时,
疏疏黄叶遍寒枝,
轻烟淡霭不成丝。
一觉直应嫌梦短,
三更已自怯归迟,
弥天风露我何之?

白话文翻译:

渐渐地,秋天的光景已近黄昏,
稀疏的黄叶在寒冷的枝头上随处可见,
轻烟淡雾缭绕,却不成丝状。
一觉醒来,真应觉得梦太短,
三更时分,我已因归得迟而感到畏惧,
这满天的风露,我又该何去何从?

注释:

  • :渐渐地,表示时间的推移。
  • 秋光:秋天的光景,指秋季的景色。
  • 欲暮时:快要黄昏的时候。
  • 疏疏:稀疏,形容黄叶不密集。
  • 黄叶:秋季落下的黄叶。
  • 寒枝:寒冷的树枝,暗指秋冬季节的寒冷。
  • 轻烟淡霭:细薄的烟雾和淡淡的雾霭,营造出朦胧的氛围。
  • 不成丝:没有形成丝状,形容烟雾的轻薄与散乱。
  • 一觉:指睡觉醒来。
  • 直应:确实应该。
  • :觉得不满,这里指对梦短的不满。
  • 梦短:梦境短暂。
  • 三更:夜深时分,指午夜。
  • :害怕、畏惧。
  • 归迟:回家晚了。
  • 弥天:满天,形容极广的空间。
  • 风露:风和露水,秋夜的特征。
  • 我何之:我该何去何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克文(约1663-1735),清代诗人,字子华,号思庵,江苏江阴人。其人以诗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风格清新,情感真挚。袁克文的诗多描绘生活中的细节,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浣溪沙 其一》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秋天的到来常常让人感到孤寂和惆怅,诗人在描绘秋光和寒枝时,表达了内心的忧伤与思索。

诗歌鉴赏:

《浣溪沙 其一》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整首词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凄美的画面:稀疏的黄叶在寒冷的枝头摇曳,轻烟淡霭如梦,似乎在述说着时间的流逝。词中“渐是秋光欲暮时”一句,形象地表现出秋天的黄昏即将来临,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

随着夜深人静,诗人独自回想,心中对梦境的短暂感到不满,仿佛在提醒自己珍惜当下的时光。而“三更已自怯归迟”则体现了诗人对归家的恐惧,这种恐惧不仅是对夜晚的畏惧,更是对人生无常和孤独感的反思。最后一句“弥天风露我何之”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面对满天的风露,不禁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与归宿。这种情感的深邃,使得整首词不仅具有自然之美,更具人文关怀,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渐是秋光欲暮时:秋天的光景逐渐接近黄昏,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2. 疏疏黄叶遍寒枝:稀疏的黄叶覆盖在寒冷的树枝上,表现出秋天的萧瑟。
  3. 轻烟淡霭不成丝:轻薄的烟雾和淡淡的雾霭在空中飘散,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4. 一觉直应嫌梦短:醒来后,觉得梦境太短,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5. 三更已自怯归迟:深夜时分,因回家晚而感到害怕,表现出内心的孤独。
  6. 弥天风露我何之:面对满天的风露,感到迷茫与无助,体现了对人生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轻烟淡霭比作梦境的虚幻,增强了诗意。
  • 拟人:用“怯”来形容诗人对归家的恐惧,赋予情感以生命。
  • 对仗:在结构上对称,如“梦短”与“归迟”的对比,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怀与对人生短暂的思考,揭示了孤独与迷茫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反思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光: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黄叶:代表凋零与孤独。
  • 轻烟淡霭:象征梦境的虚幻和短暂。
  • 风露:隐喻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渐是秋光欲暮时”指的是什么时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人对梦的感受是:

    • A. 梦很长
    • B. 梦很短
    • C. 梦很美
    • D. 梦很真实
  3. “三更已自怯归迟”中的“三更”指的是:

    • A. 早晨
    • B. 正午
    • C. 深夜
    • D. 黄昏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李清照《如梦令》与袁克文的《浣溪沙 其一》均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袁克文则通过自然景色反映对人生的感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