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房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

时间: 2025-04-27 12:23:26

隐隐春城外,朦胧陈迹深。

君子顾榛莽,兴言伤古今。

决河导新流,疏径踪旧林。

开亭俯川陆,时景宜招寻。

肃穆逢使轩,夤缘事登临。

忝游芝兰室,还对桃李阴。

岸远白波来,气喧黄鸟吟。

因睹歌颂作,始知经济心。

灌坛有遗风,单父多鸣琴。

谁为久州县,苍生怀德音。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同房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

作者: 高适 〔唐代〕

原文展示:

隐隐春城外,朦胧陈迹深。
君子顾榛莽,兴言伤古今。
决河导新流,疏径踪旧林。
开亭俯川陆,时景宜招寻。
肃穆逢使轩,夤缘事登临。
忝游芝兰室,还对桃李阴。
岸远白波来,气喧黄鸟吟。
因睹歌颂作,始知经济心。
灌坛有遗风,单父多鸣琴。
谁为久州县,苍生怀德音。

白话文翻译:

在春天的城外,隐约可见古老的遗迹。
君子回首望去,感慨古今的变迁。
决堤开河,导引新水流,
疏通小径,寻找旧日的树林。
在亭子上俯瞰河川和陆地,
此时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值得寻游。
肃穆的使者在轩台相遇,
与其攀登而至的事物有缘。
我在芝兰的室内游玩,
又对桃李树下的阴影感到亲切。
远岸上白浪涌来,
黄鸟在喧闹中欢唱。
因而看到歌颂的作品,
才明白治理国家的心思。
灌坛留有往日的风采,
单父的琴声此起彼伏。
谁来为久州县的百姓,
留下美德的声音?

注释:

  • 隐隐: 形容景物模糊不清。
  • 君子: 指有德行的人。
  • : 回顾、回头看。
  • 兴言: 发表感慨。
  • 决河: 开堤引水。
  • 疏径: 疏通小路。
  • 肃穆: 庄重而严肃。
  • 忝游: 感到惭愧的游玩。
  • 黄鸟: 指一种鸟,象征春天的生机。
  • 经济心: 指治理国家的思想和心志。
  • 灌坛: 指祭坛的地方。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高适(约701年-765年),字达夫,号白华,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边塞诗和送别诗,代表作品有《燕歌行》等。他的诗风雄浑,情感真挚,常反映出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盛世,诗人游览山园新亭,借景抒怀,感慨历史变迁与人事无常,表现出一种对古今的思索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城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邢判官的游玩情景。诗中通过“隐隐春城外”开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诗人不仅沉浸在自然的美景中,还通过对古迹的回顾,引发对历史的思考。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尤其是对古今事物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中“决河导新流,疏径踪旧林”一联,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暗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智慧与力量。而“肃穆逢使轩,夤缘事登临”则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的交往中,所感受到的庄重与亲切。最后几句通过白波和黄鸟的描写,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春天气息,引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隐隐春城外: 描述春季的城外景象,给人以模糊而朦胧的感觉。
    2. 君子顾榛莽: 君子回望荒草丛生的地方,感慨过往。
    3. 兴言伤古今: 引发对历史的思考,感慨世事变迁。
    4. 决河导新流: 改变自然环境,引发新气象。
    5. 疏径踪旧林: 走向昔日的树林,寻找过去的痕迹。
    6. 开亭俯川陆: 在亭子上俯瞰河流与陆地,享受美景。
    7. 时景宜招寻: 这时的景色令人向往,值得去探索。
    8. 肃穆逢使轩: 庄重地遇到使者,象征着重要的交流。
    9. 忝游芝兰室: 感到惭愧的在优雅的环境中游玩。
    10. 还对桃李阴: 感受到桃李树下的幽静与亲切。
    11. 岸远白波来: 远处的波浪涌来,生动地描绘了景象。
    12. 气喧黄鸟吟: 黄鸟在春天的气氛中欢唱,充满生机。
    13. 因睹歌颂作: 看到歌颂的作品,感受到文化的力量。
    14. 始知经济心: 明白治理国家的理想与追求。
    15. 灌坛有遗风: 祭坛上遗留的风采,象征文化的传承。
    16. 单父多鸣琴: 单父的琴声回荡,体现了文人的气质。
    17. 谁为久州县: 问谁为百姓留下美德的声音。
  •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如“决河导新流”与“疏径踪旧林”的对仗,营造了和谐的音韵美;“黄鸟吟”则用拟人化手法,赋予小鸟生动的形象,增强了春天的氛围。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游玩与感慨,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与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意象分析:

  • 春城: 代表新的开始与希望,隐含着生机与活力。
  • 君子: 象征有德行的人,代表理想与追求。
  • 白波: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 黄鸟: 代表春天的生机,传递快乐与自由的象征。
  • 芝兰: 象征高雅与文人气质,反映诗人的文化自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隐隐春城外”意指什么?

    • A. 城外的景色清晰可见
    • B. 城外的景色模糊不清
    • C. 城外没有任何风景
  2. “决河导新流”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保护河流
    • B. 改变自然环境
    • C. 忏悔过往
  3. 诗中提到的“黄鸟”象征什么?

    • A. 忧伤
    • B. 春天的生机
    • C. 古老的回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庐山谣》
  • 诗词对比:

    • 高适的《同房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历史的思考,但高适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王之涣则更强调个体的壮志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高适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诗句

隐隐春城外,朦胧陈迹深。下一句是什么

君子顾榛莽,兴言伤古今。上一句是什么

君子顾榛莽,兴言伤古今。下一句是什么

决河导新流,疏径踪旧林。上一句是什么

决河导新流,疏径踪旧林。下一句是什么

开亭俯川陆,时景宜招寻。上一句是什么

开亭俯川陆,时景宜招寻。下一句是什么

肃穆逢使轩,夤缘事登临。上一句是什么

肃穆逢使轩,夤缘事登临。下一句是什么

忝游芝兰室,还对桃李阴。上一句是什么

忝游芝兰室,还对桃李阴。下一句是什么

岸远白波来,气喧黄鸟吟。上一句是什么

岸远白波来,气喧黄鸟吟。下一句是什么

因睹歌颂作,始知经济心。上一句是什么

因睹歌颂作,始知经济心。下一句是什么

灌坛有遗风,单父多鸣琴。上一句是什么

灌坛有遗风,单父多鸣琴。下一句是什么

谁为久州县,苍生怀德音。上一句是什么

隐隐春城外,下一句是什么

朦胧陈迹深。上一句是什么

朦胧陈迹深。下一句是什么

君子顾榛莽,上一句是什么

君子顾榛莽,下一句是什么

兴言伤古今。上一句是什么

兴言伤古今。下一句是什么

决河导新流,上一句是什么

决河导新流,下一句是什么

疏径踪旧林。上一句是什么

疏径踪旧林。下一句是什么

开亭俯川陆,上一句是什么

开亭俯川陆,下一句是什么

时景宜招寻。上一句是什么

时景宜招寻。下一句是什么

肃穆逢使轩,上一句是什么

肃穆逢使轩,下一句是什么

夤缘事登临。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