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忆故人》
时间: 2025-04-28 20:51: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桃源忆故人
作者: 邹韬 〔清代〕
幽贞写韵情孤负。
折尽河桥杨柳。
侬意鹦哥知否。
近日浓于酒。
疏灯绮阁黄昏后。
往事几番回首。
梦冷屏空清守。
一样难消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孤独的情感。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提到的“幽贞”指的是高洁的情感,而“折尽河桥杨柳”则描绘了离别的情景。诗人希望鹦哥能理解自己的心情,而近日的酒意更是加深了这种忧伤。诗的后半部分回忆往事,感叹梦境的清冷,最终流露出一种难以摆脱的苦楚。
注释:
- 幽贞:指内心高洁的情感。
- 河桥杨柳:描绘离别时的情景,杨柳常被用来象征离愁。
- 侬意:你的心意。
- 鹦哥:即鹦鹉,常用作传情的象征。
- 疏灯绮阁:昏暗的灯光与华丽的楼阁,形成对比,渲染出孤独的氛围。
- 梦冷屏空清守:梦境冷清,屏幕空旷,表达了孤寂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邹韬,清代诗人,生于文化氛围浓厚的时期,诗风清新,情感真挚,常以抒情为主。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对故人思念之际,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使得诗中情感愈加深沉。
诗歌鉴赏:
《桃源忆故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用“幽贞写韵”引入,表达了内心高洁的情感,但随之而来的是“情孤负”的失落感,反映出诗人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渴望与失落。接着通过“折尽河桥杨柳”,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杨柳作为离愁的象征,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侬意鹦哥知否”一句,鹦鹉往往是传递情感的象征,诗人借此寄托对故人心意的期盼,而“近日浓于酒”则表现出酒意的浓烈与情感的交织,使得思念愈加深厚。
后半部分,诗人回忆往事,感慨“梦冷屏空清守”,显示出对过往的追忆与无奈,最终以“一样难消受”收束,表达了对思念之苦的无奈与挣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幽贞写韵情孤负:表达高洁的情感被孤独所辜负。
- 折尽河桥杨柳:描绘离别时的情景,杨柳象征离愁。
- 侬意鹦哥知否:希望鹦哥能够明白自己的心意。
- 最近浓于酒:酒意加重了思念的情绪。
- 疏灯绮阁黄昏后:黄昏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清冷。
- 往事几番回首:回忆往事,感慨万千。
- 梦冷屏空清守:梦境冷清,内心孤寂。
- 一样难消受:对思念之苦感到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酒,加深了情感的浓烈。
- 拟人:鹦哥被赋予理解人心的能力,增加了情感的寄托。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故人的思念,展现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现实的冲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源:象征理想的生活和人际关系。
- 杨柳:常用作离愁的象征,代表离别与思念。
- 鹦哥:传情的象征,寄托着未能言明的心意。
- 疏灯绮阁:对比之下,反映出孤独与清冷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杨柳”象征什么? A. 离愁
B. 快乐
C. 友情 -
“侬意鹦哥知否”中的“侬”指代谁? A. 诗人
B. 故人
C. 鹦哥 -
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快乐
B. 失落与思念
C. 平静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诗意更为直接,情感更为浓烈;而邹韬的《桃源忆故人》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复杂的情感,情感层次较为丰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