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忆故人》

时间: 2025-04-29 03:28:51

自从师指天机道。

万卷仙经都晓。

若会运精归脑。

颜貌长不老。

真铅真汞人知少。

乌兔烹煎成宝。

身外有身方了。

玉帝金书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从师指天机道,
万卷仙经都晓。
若会运精归脑,
颜貌长不老。
真铅真汞人知少,
乌兔烹煎成宝。
身外有身方了,
玉帝金书召。


白话文翻译:

自从老师指教我天机的道理,
我已领悟了所有的仙经。
如果能够将精气运转到脑海,
就能保持容颜永葆青春。
真正的铅和汞人所知不多,
而乌兔经过烹煎便成了宝物。
身外还有一个身体才算明了,
玉帝的金书传召我。


注释:

字词注释:

  1. :老师、师父,这里指代道教的高人。
  2. 天机道:指宇宙的道理和奥秘。
  3. 万卷仙经:指所有的道教经典。
  4. 运精:运转精气,一种道教修炼的术语。
  5. 颜貌长不老:保持年轻美丽的容貌。
  6. 真铅真汞:指道教炼丹中使用的真实铅和汞,象征稀有之物。
  7. 乌兔:此处指代特定的材料,可能与炼丹术有关。
  8. 身外有身:道教哲学中的概念,指人有灵魂与肉体的双重存在。
  9. 玉帝金书:指玉皇大帝的召唤,象征着神圣的使命。

典故解析:

  • 玉帝:道教中的最高神祇,掌管天地的神明。
  • 炼丹:道教中的一项重要修炼方法,追求长生不老。
  • 乌兔:在道教文化中,兔子常被视为长生的象征,传说中与月亮和不老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先生,生平资料不详,可能是宋代的一位道教诗人,以追求长生和宇宙奥秘为主题,作品多含有道教哲学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道教文化盛行的时代,诗人受道教思想的影响,描述了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宇宙真理的思考,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生命和宇宙的探索。


诗歌鉴赏:

《桃源忆故人》展现了道教文化中对长生不老和宇宙真理的追求。通过描绘师父传授的天机道,诗人表达了对道教经典的深刻理解与领悟。诗中提到的“颜貌长不老”,引人向往一种超越时间的理想状态,体现了道教对人类生命的思考。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真铅真汞”与“乌兔烹煎成宝”的意象,展示了炼丹术中的秘密和珍贵材料,反映了追求长生的艰难和稀有。最后提到的“身外有身方了”,则引发人们对灵魂与肉体关系的思考,暗示着道教哲学的深邃。

整首诗运用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和对道教智慧的追求,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从师指天机道:指从老师那里学习到了宇宙的奥秘。
  2. 万卷仙经都晓:表示自己已经明白了所有的道教经典。
  3. 若会运精归脑:如果能够将精气运转到脑海,就可以保持年轻。
  4. 颜貌长不老:强调通过修炼可以达到不老的状态。
  5. 真铅真汞人知少:暗指炼丹材料的稀缺,暗示修炼之路的艰难。
  6. 乌兔烹煎成宝:象征通过炼丹获得的珍贵成果。
  7. 身外有身方了:指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强调道教的哲学思想。
  8. 玉帝金书召:最终的召唤,象征着达到道教的最高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乌兔”比作炼丹的成果,传达了神秘与珍贵。
  • 对仗: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象征:通过“真铅真汞”和“玉帝金书”象征道教的智慧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宇宙道理的探索,体现了道教文化的哲学内涵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代表知识与智慧的传授。
  2. 天机:宇宙的奥秘和真理。
  3. 铅汞:象征炼丹术中的重要材料,稀缺而珍贵。
  4. 乌兔:长生与不老的象征。
  5. 玉帝金书:神圣的召唤,象征着道教的最高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桃源忆故人》的作者是哪一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诗中提到“颜貌长不老”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追求财富
    • B. 追求长生不老
    • C. 追求名声
  3. “真铅真汞”象征什么?

    • A. 普通材料
    • B. 炼丹术中的珍贵材料
    • C. 日常生活用品

答案:

  1. B. 宋代
  2. B. 追求长生不老
  3. B. 炼丹术中的珍贵材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桃源忆故人》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但前者更关注道教的长生哲学,而后者则强调享受当下的豪情。

参考资料:

  1. 《道教文化史》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