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心友李应之判县》

时间: 2025-01-11 02:49:09

妙岁麟经得兴微,名成四十壮心违。

半生于德归六驷,一节夷清在首薇。

古礼事亲轮月晓,新诗易箦片云飞。

九京他日如堪作,见说非公谁与归。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挽心友李应之判县

作者: 阳枋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妙岁麟经得兴微,名成四十壮心违。
半生于德归六驷,一节夷清在首薇。
古礼事亲轮月晓,新诗易箦片云飞。
九京他日如堪作,见说非公谁与归。


白话文翻译:

在美好的岁月里,经历了微小的兴致,
四十岁时名声已成,却与壮志背道而驰。
半生致力于德行,仿佛驾六匹马的车,
一节清白之心如同那首芬芳的薇草。
古老的礼数恭敬父母,像月光照亮晨曦,
新诗写得容易,仿佛轻舟在云间飞。
未来在京城若能有所成就,
听说非你我共归,又有谁能与我同行?


注释:

  • 妙岁:美好的岁月。
  • 麟经:指稀有的机会,麟为瑞兽,象征祥瑞。
  • 壮心违:壮志难酬,心志与实际情况背道而驰。
  • 六驷:六匹马的车,象征荣耀和成功。
  • 夷清:清白、平和的生活状态。
  • 古礼事亲:遵循古代礼法来孝敬父母。
  • 轮月晓:指晨曦中轮回的月亮。
  • 九京:指京城,象征权力和荣耀。
  • 非公谁与归:意指将来的成就与归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阳枋,宋代诗人,其诗作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常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阳枋与好友李应之的离别之际,表现出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及对人生道路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时间的回溯与对友人李应之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无奈。开篇以“妙岁麟经得兴微”引入,暗示了人生中的机遇虽美好,但往往微不足道。接下来的“名成四十壮心违”则直面现实,四十岁时的成就并未能实现壮志,反而感到失落。

“半生于德归六驷”展现出作者对德行的追求,意指即便有了一定的地位和成就,内心仍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而“一节夷清在首薇”则象征着作者心中那份清白与宁静。古礼与新诗的对比,反映出时代变迁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仿佛在述说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最后两句“九京他日如堪作,见说非公谁与归”道出人生的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友人虽远,但心中依旧挂念,未来的归属感又将如何实现,给人以深思。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友人的怀念,更是一种对人生选择与价值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妙岁麟经得兴微:美好的时光中经历微小的机会。
  2. 名成四十壮心违:四十岁时已成名,但心中的壮志却与现实背道而驰。
  3. 半生于德归六驷:半生追求德行,仿佛驾着六匹马的车。
  4. 一节夷清在首薇:心中清白如同薇草般纯洁。
  5. 古礼事亲轮月晓:恭敬父母的古礼,在月光照耀下显得温暖。
  6. 新诗易箦片云飞:写新诗如同轻舟在云间飞过,易于表达。
  7. 九京他日如堪作:未来如能在京城有所成就。
  8. 见说非公谁与归:听说人生归属与谁,若非朋友又能是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六驷”比喻成功与荣耀。
  • 对仗:如“古礼事亲”与“新诗易箦”形成对比。
  • 象征:薇草象征清白与纯洁。

主题思想:
此诗主要围绕友情与人生理想的追求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选择的反思,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情感寄托。


意象分析:

  • :象征吉祥和美好的机会。
  • 六驷:代表成功与荣耀。
  • 薇草:象征纯洁与内心的清白。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亲情的温暖。
  • :象征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妙岁”指的是什么?

    • A. 美好的岁月
    • B. 生命的尽头
    • C. 年少轻狂
    • D. 旧时光
  2. “名成四十壮心违”这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成就感
    • B. 失落感
    • C. 自豪感
    • D. 忧虑感
  3. 诗中的“九京”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杭州
    • B. 长安
    • C. 京城
    • D. 南京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阳枋的《挽心友李应之判县》和李白的《送友人》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人生理想的追求,前者更侧重于现实的反思,后者则多了一层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