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碧鸡山呈尹制府》
时间: 2025-01-11 16:02: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碧鸡山呈尹制府
作者:陈宏谋(清代)
隔山相望觉山高,
才上山头山又小。
尽日登高与未足,
举头还羡他山好。
朝来云气接苍茫,
须臾日出何分晓。
碧鸡凭眺山海空,
恍若置身青云表。
汪洋万顷俯滇池,
一片澄波状缥缈。
鸢飞鱼跃尽天机,
旷观弥复抒怀抱。
仰止于今属景行,
追随咫尺钦师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碧鸡山的所见所感。站在远处看山,觉得它高大;刚上山头又觉得山显得渺小。整天在山上游荡,心里却觉得仍然不够,抬头又羡慕其他更美的山。早晨的云气与苍茫的天际相连,须臾之间太阳升起,不知何时。碧鸡山上远眺,眼前的山海仿佛置身于青云之中。俯瞰滇池,水面如镜,波光粼粼,景色恍如梦幻。鹰飞鱼跃,万物生机勃勃,让人心旷神怡,胸怀开阔。仰望如今的美好景象,追随心中的理想与敬仰。
注释:
- 隔山相望:从远处看山,形容山的高大。
- 碧鸡:指碧鸡山,是云南的一座山。
- 汪洋万顷:形容滇池的辽阔。
- 青云表:比喻高远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宏谋,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游历碧鸡山时,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陈宏谋的《登碧鸡山呈尹制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自然美的诗作。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与细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开篇两句“隔山相望觉山高,才上山头山又小”,反映了诗人对山的敬畏与自然的渺小感。接下来的“尽日登高与未足”,表达了人追求更高理想的心态。诗人在云气苍茫的早晨,心中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显露无遗。
随着视野的开阔,“汪洋万顷俯滇池”的描写,展现出滇池的辽阔与清澈,仿佛将人带入了一幅水墨山水画中。诗人通过“鸢飞鱼跃”的生动意象,表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令人心旷神怡,思绪飞扬。最后,诗人以“仰止于今属景行,追随咫尺钦师保”总结,表达了对理想追寻的坚定决心,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崇高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隔山相望觉山高:从远处看山,觉得它很高。
- 才上山头山又小:刚登上山头,又觉得山显得渺小。
- 尽日登高与未足:整天在山上游荡,心里却觉得仍不够。
- 举头还羡他山好:抬头又羡慕其他更美的山。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海比作青云,形象生动。
- 对仗:如“鸢飞鱼跃”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山:象征着高尚理想与追求。
- 滇池:代表着生命的宽广与清澈。
- 云气:表现出自然的变幻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隔山相望觉山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自然的敬畏
- B. 对生活的失落
- C.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
“汪洋万顷俯滇池”中“汪洋”指的是什么?
- A. 大海
- B. 大湖
- C. 田野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杜甫在《望岳》中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崇敬,但更侧重于表现人生的艰难与追求。两者虽然主题相近,却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