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闲亭 灌木亭》

时间: 2025-01-26 04:57:23

行行竹间径,时此一登临。

为有凌霄干,长垂满座阴。

海云生远目,山月照闲心。

幸免材为累,无言弃掷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行竹间径,时此一登临。
为有凌霄干,长垂满座阴。
海云生远目,山月照闲心。
幸免材为累,无言弃掷深。

白话文翻译:

在竹林间走着小路,偶尔我会停下来欣赏风景。
因为有高高的凌霄花,长长地垂下阴影,笼罩着整个座位。
远处的海云在天边浮现,山上的明月映照着我的闲适心情。
我庆幸自己没有被世俗的杂务所累,能够无言地抛却一切烦恼。

注释:

  • 行行:指走动,行走的意思。
  • 间径:竹林之间的小路。
  • 登临:到达高处,登上去的意思。
  • 凌霄干:指凌霄花的枝干,凌霄花是一种攀援植物,常常在高处开花。
  • 满座阴:满座的阴影,形容环境的幽静和凉爽。
  • 海云:远方的云彩,给人一种辽阔的感觉。
  • 山月:山间的月光,象征宁静的心境。
  • 幸免材为累:庆幸自己没有被世俗的事物所牵绊。
  • 弃掷深:放下烦恼,抛弃内心的重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竹闲亭》是林旦在一次游览竹林亭时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诗中借助竹林与月光等意象,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竹闲亭》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作,通篇透出一种自然与心灵的和谐。诗人通过描绘竹林间的小路和凌霄花的阴影,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诗中“海云生远目,山月照闲心”两句,使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眼中的广阔天地与内心的宁静。海云与山月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在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超然态度,强调了内心的自由和宁静。通过“幸免材为累”,诗人将自己与世俗的羁绊隔绝开来,展现了一种高洁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对自然和心灵的向往,符合宋代文人追求清雅生活的文化背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行行竹间径:描绘了竹林中的小路,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行走状态。
  • 时此一登临:偶尔停下来,形成一种与自然互动的情景。
  • 为有凌霄干:高高的凌霄花增添了环境的美感,象征了生命的力量。
  • 长垂满座阴:阴影的覆盖让人感到舒适,暗示了自然的庇护。
  • 海云生远目:远方的云彩给人以广阔的视野,象征着无尽的可能性。
  • 山月照闲心:明月的照耀让人心中平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 幸免材为累:诗人感到庆幸,没有被世俗的事务束缚。
  • 无言弃掷深:抛弃烦恼,展现出一种超脱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状态相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对仗:如“海云生远目,山月照闲心”,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使诗句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超然态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坚韧和谦逊。
  • 海云:代表广阔和自由,象征心灵的开阔。
  • 山月:象征宁静与明亮,代表内心的平和。
  • 阴影:象征庇护与安宁,表现诗人在自然中的舒适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凌霄干”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树木
    B. 一种花
    C. 一种草
    D. 一种石头

  2. 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传达什么样的情感?
    A. 忧伤
    B. 幸福
    C. 宁静
    D. 愤怒

  3. “海云生远目”中的“远目”指的是什么?
    A. 近处的景物
    B. 遥远的视野
    C. 眼睛的颜色
    D. 看不见的东西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现出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但更加注重夜晚的氛围。
  • 李白《静夜思》:虽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示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林旦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