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卧听午漏隔花传,
帘里花残有断烟。
莫放辘轳鸣玉井,
偷闲要补五更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天祺节日后的一次小憩。诗人卧躺在床上,听到午时的滴漏声,隔着窗花传来。窗帘内的花儿已然凋零,烟雾淡淡飘散。诗人提醒自己不要让辘轳声打扰了宁静,趁着这个闲暇时光,来补充一下五更时的困倦。
注释:
- 午漏:指的是钟表的滴漏声,通常指的是时钟的报时。
- 隔花传:透过窗花听到的声音,生动地描绘了环境的宁静。
- 帘里花残:窗帘后面的花已经凋谢,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辘轳:一种打水的工具,声音大,诗人希望避免被打扰。
- 五更眠:指的是晚上五更时分,通常是天亮前的时段,表现出诗人的疲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词人、散文家。陆游的诗作情感真挚,风格多样,常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破家亡的历史背景下,诗人心中常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在繁忙的节日后,诗人希望借此片刻的宁静来放松心情,反映出他在动荡岁月中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陆游的《天祺节日饭罢小憩》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卧听午漏隔花传”,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午后,诗人躺在床上,听着滴漏的声音,仿佛时间在此刻凝滞。窗外的花残映射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花的凋零暗示着生命的无常。接着,诗人以“莫放辘轳鸣玉井”的语句提醒自己要珍惜这份宁静,避免外界的喧嚣打扰了自己的安静时光。最后一句“偷闲要补五更眠”则将诗人的疲惫与对安宁的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五更的困倦与日常的忙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既有对节日的欢庆,又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卧听午漏隔花传:卧着听到钟声,隔着窗花传来,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帘里花残有断烟:窗帘后花儿凋谢,缭绕的烟雾显示出时间的消逝。
- 莫放辘轳鸣玉井:不要让打水的声音打扰到这份宁静。
- 偷闲要补五更眠:趁着这个闲暇时光,来补充之前失去的睡眠。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午漏”拟人化,增强了时间的流逝感。
- 对仗:诗中“卧听午漏”和“偷闲要补”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既有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午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有限。
- 花残:代表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辘轳:象征着生活的烦扰与不安。
- 五更:意味着夜晚的深沉与疲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莫放辘轳鸣玉井”的意思是: A. 不要让花开
B. 不要让打水的声音打扰
C. 不要让月亮升起 -
“偷闲要补五更眠”中的“五更”指的是: A. 早晨
B. 夜晚
C. 下午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的《天祺节日饭罢小憩》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有对宁静的追求,但陆游更注重生活的细节与时间的流逝,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的深沉。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