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杨庭秀》

时间: 2025-01-11 02:17:53

衮衮过白日,悠悠良自欺。

未成千古事,易满百年期。

黄卷闲多味,红尘老不宜。

相逢又轻别,此恨定谁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简杨庭秀
作者: 陆游 〔宋代〕

衮衮过白日,悠悠良自欺。
未成千古事,易满百年期。
黄卷闲多味,红尘老不宜。
相逢又轻别,此恨定谁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太阳高悬,光辉灿烂,然而我却在自欺欺人,心中悠悠然无所事事。未能成就千古伟业,只能等待百年的期望。翻阅古书,悠闲自得,然而却对世俗纷扰感到厌倦。再次相逢又匆匆分别,这份遗憾又有谁能知晓呢?

注释:

  • 衮衮:形容气势浩大,通常用来形容白天的阳光或声势。
  • 良自欺:自我欺骗,指自己安慰自己。
  • 千古事:指千古流传的伟大事业或成就。
  • 黄卷:指古书,象征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 红尘:指世俗的纷扰和人间的烦恼。
  • 轻别:轻易的分别,形容离别的匆忙和无奈。
  • 此恨定谁知:这种遗憾又有谁能理解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著称,常常表现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作品涉及政治、历史、个人经历等多个方面。陆游在诗词的创作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沉重感,作品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交融。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他在政治上屡遭挫折,个人生活也充满了忧虑与失落。通过这首诗,作者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离别的无奈和对世俗的厌倦。诗中流露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兼具哲理与情感。

诗歌鉴赏:

陆游的《简杨庭秀》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他在诗中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展现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困惑。开头的“衮衮过白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象征着光辉与生机,而接下来的“悠悠良自欺”则是对内心状态的反思,二者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与自我安慰。

“未成千古事,易满百年期”,这两句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理想之间的鸿沟。陆游在此表达了对自己未能成就伟大的遗憾,以及对未来百年期望的渺茫感。这种情感在“黄卷闲多味”中得到进一步升华,古书的滋味与世俗生活的沉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对尘世烦恼的厌倦。

最后两句“相逢又轻别,此恨定谁知?”充满了离愁别绪,重逢的喜悦却因匆匆的分别而变得苍凉,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脆弱与无奈。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更显深刻,充满了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衮衮过白日:光辉灿烂的阳光洒在大地上,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悠悠良自欺:心中感到无所事事,安慰自己不去面对现实的困境。
  • 未成千古事:未能创造出能够流传千古的伟大成就,表达了对人生目标的追求。
  • 易满百年期:百年的期待似乎很容易就会过去,暗示对未来的无奈。
  • 黄卷闲多味:古书的内容丰富,反映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繁忙生活的逃避。
  • 红尘老不宜: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无奈,表现出对人间烦恼的抵触。
  • 相逢又轻别:重逢的喜悦被匆匆的分别所掩盖,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脆弱。
  • 此恨定谁知?:这种遗憾与惆怅又有谁能理解,表现出孤独感。

修辞手法:

  • 对比:如“白日”与“黄卷”的对比,表现出光明与知识的对立。
  • 隐喻:将“黄卷”隐喻为精神的寄托,反映出对知识的渴望。
  • 反问:通过“此恨定谁知”表达对情感理解的渴望,增强了诗的感情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离别无奈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敏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日: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黄卷:象征知识与智慧,代表诗人的精神追求。
  • 红尘:象征世俗的纷扰与烦恼,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衮衮过白日”意在表达什么? A) 光辉灿烂
    B) 黑暗无光
    C) 时间流逝
    D) 生活无趣

  2. “此恨定谁知”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无奈

  3. 诗中提到的“黄卷”象征什么? A) 知识与智慧
    B) 财富与权力
    C) 爱情与友谊
    D) 战争与和平

答案:

  1. A) 光辉灿烂
  2. D) 无奈
  3. A) 知识与智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国家的忧虑。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陆游的《简杨庭秀》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陆游更加沉重,李白则充满豪情。陆游关心的是历史与个人的成就,而李白则强调的是享受当下与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