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令 其四》
时间: 2025-01-11 12:40:50意思解释
小重山令 其四
作者: 周岸登 〔清代〕
原文展示:
蝶瘦禁秋梦不支。晚风吹菊影泪如丝。断云沉恨碧无涯。平芜远残照两依依。回首昔游非。关河长笛里送斜晖。刀山红叶护云衣。凭高意惆怅更谁知。
白话文翻译:
蝴蝶瘦弱,禁锢在秋梦中难以支撑。晚风吹拂,菊花的影子如泪丝般细腻。断断续续的云彩承载着无尽的怨恨,天空碧蓝却无边无际。平坦的芜草和远处的余晖相依偎。回首往昔的游玩,已不再。关河之畔,长笛声中送走斜阳。刀山上的红叶守护着她的云衣。站在高处,心中惆怅,难以向谁诉说。
注释:
- 蝶瘦: 蝴蝶瘦弱,暗喻秋天的凋零和生命的脆弱。
- 禁秋梦: 被秋天的梦境所束缚,无法自拔。
- 晚风: 暗示秋天的萧瑟与孤寂。
- 泪如丝: 形容悲伤细腻如丝,寄托了深切的情感。
- 断云沉恨: 断断续续的云彩承载着无尽的怨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感伤。
- 两依依: 形容平坦的芜草与余晖彼此依偎,展现出一种依恋与孤独的情感。
典故解析:
- 关河长笛: 可能暗指古代的边塞诗,表现边关的孤寂与哀愁。
- 刀山红叶: 红叶常象征着秋天和离别,刀山则增添了艰难险阻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岸登,清代诗人,其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常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秋季,诗人感受到秋天的凋零与生命的脆弱,借助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惆怅与怀旧。
诗歌鉴赏:
《小重山令 其四》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整个诗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萧瑟与内心的孤寂。开头“蝶瘦禁秋梦不支”,用蝴蝶的瘦弱象征生命的脆弱,暗示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随着晚风的吹拂,菊花的影子如泪丝般细腻,传达出一种无法言喻的悲伤。诗中的“断云沉恨碧无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过去的怨恨,天空的辽阔却显得更为孤独。
“平芜远残照两依依”描绘了秋日的残照与远处的芜草相依,进一步表现出诗人的失落与惆怅。回忆往昔的游玩,诗人意识到已经无法返回,往昔的快乐已成为泡影。最后几句“凭高意惆怅更谁知”更是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推向高潮,站在高处,心中的惆怅无处诉说,读者不禁为之动容。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蝶瘦禁秋梦不支:蝴蝶瘦弱,无法承载秋天的梦境。
- 晚风吹菊影泪如丝:晚风中,菊花的影子如同细丝般的泪水。
- 断云沉恨碧无涯:断断续续的云彩承载着无尽的怨恨,天空的碧蓝无边无际。
- 平芜远残照两依依:平坦的芜草与远处的余晖相依偎。
- 回首昔游非:回首往昔的游玩,已不再。
- 关河长笛里送斜晖:在关河之畔,长笛声中送走斜阳。
- 刀山红叶护云衣:刀山上的红叶守护着她的云衣。
- 凭高意惆怅更谁知:站在高处,心中的惆怅无人知晓。
-
修辞手法:
- 比喻: “泪如丝”比喻悲伤细腻。
- 拟人: “平芜远残照”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 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慨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体现了深切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分析:
- 蝶: 生命的脆弱与美丽。
- 菊: 秋天的象征,常与孤独相联。
- 云: 变化无常,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怨恨。
- 平芜: 平坦的草地,象征着平静与孤独。
- 红叶: 秋天的象征,常与离别相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泪如丝”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菊花
- B. 悲伤
- C. 蝴蝶
答案: B
-
诗人回首往昔时感到什么?
- A. 快乐
- B. 失落
- C. 兴奋
答案: B
-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
- A. 春天的生机
- B. 秋天的萧瑟
- C. 冬天的严寒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比较《小重山令 其四》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孤独的感受,但前者更为浓烈,后者则似乎带有些许的温柔与细腻。
参考资料:
- 周岸登诗歌作品集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