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别拟太上皇帝挽歌词六首
作者:范成大
与子传神器,承家得圣人。
阶庭天下养,壶峤海中春。
四叶斑衣乐,三加玉册新。
寿宫如帝所,何必上霄晨。
白话文翻译:
将神圣的权力传给你,家族因此得以承继圣人的遗志。
在这阶庭上,你养育了天下,仿佛在海中春天的美景。
四叶的斑衣让人欢愉,三加的玉册也焕然一新。
你的寿宫如同天子所居,何必再去追求那高高在上的晨光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神器:指帝王的权力和宝物。
- 承家:承继家庭的基业。
- 阶庭:指宫廷或庭院。
- 壶峤:指古代神话中的仙境。
- 四叶斑衣:形容华丽的衣服,可能指官服。
- 三加玉册:玉制的册封,象征权力和地位。
- 寿宫:即寿命宫,指长寿之地。
典故解析:
- 本诗提及“神器”,历史上常用于指代皇权,象征着统治的合法性与神圣性。
- “四叶斑衣”与“三加玉册”反映出古代对官服和册封仪式的重视,表明朝廷的礼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季明,号静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及书法家。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南宋时期创作的,当时国家面临外敌威胁,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借助对皇权的思考,表达对国家未来的期盼以及对权力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透过对“神器”的传承,表现出一种对家族与国家的责任感。诗中提到的“与子传神器”不仅是对权力的承接,更是一种对理想的寄托。诗人在描绘权力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阶庭天下养”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政治景象,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家和人民能够获得繁荣和幸福。而“壶峤海中春”则用自然景象暗示出政治理想中的生机与活力,象征着美好的未来。
“寿宫如帝所”则是对个体存在的反思。即便是身居高位,诗人也在暗示,真正的幸福与意义不在于权力的高低,而在于内心的安宁与满足。整首诗在对权力的描绘中,融入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与子传神器:表达了对继承与权力传递的期待。
- 承家得圣人:承接圣人之志,强调家族的荣耀与责任。
- 阶庭天下养: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治国理念。
- 壶峤海中春:象征着美好的生活环境。
- 四叶斑衣乐:表现出对华美生活的向往。
- 三加玉册新:新的权力象征,寄托了新的希望。
- 寿宫如帝所:反思权力与幸福的关系。
- 何必上霄晨:传达出对高位的淡然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壶峤海中春”,将政治与自然相结合。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如“神器”象征权力和责任。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探讨权力、责任与个人情感的关系,反映出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与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神器:权力与统治的象征。
- 寿宫:长寿与安宁的象征。
- 春:生机、希望与繁荣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神器”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权力
B. 财富
C. 知识
D. 美德 -
“寿宫如帝所”指的是什么? A. 高位的权力
B. 内心的安宁
C. 财富的积累
D. 个人的追求 -
诗中的“壶峤海中春”主要传达了什么意象? A. 暴风骤雨
B. 美好的生活
C. 忧伤的情感
D. 经济的繁荣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比较范成大的《别拟太上皇帝挽歌词六首》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关切,但范成大更多地关注个人与权力的关系,而杜甫则更突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境遇的悲伤。
参考资料:
- 书目推荐: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宋诗词鉴赏辞典》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别拟太上皇帝挽歌词六首》的深入分析与理解,希望对您在古诗词的学习与欣赏中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