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镇下放船过东山二首
原文展示
老禅竿木各逢场,
诗客端来共苇航。
一任颠风聒高浪,
满船欢笑和诗忙。
白话文翻译
在这片水域,老渔夫和年轻的诗人各自有自己的活动,
诗人们一起乘船,划着芦苇做的船。
不管风浪多么喧嚣,
船上的人们依然欢声笑语,忙着作诗。
注释
- 老禅:指年长的渔夫,禅字在这里或许有隐喻喻意,表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 苇航:指用芦苇制作的小船。
- 颠风:指风浪翻腾。
- 聒:吵闹,指高浪带来的喧哗声。
- 欢笑和诗忙:形容船上的人们快乐地作诗,气氛热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爽,号石湖,浙江钱塘人,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农村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镇下放船过东山二首》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文人雅士仍然保持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常常通过游览、作诗来表达他们的情感。这首诗写于一次乘船出游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诗人和朋友们在船上游玩,尽管外面风浪翻腾,他们依然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全诗的基调轻松愉快,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向往。通过“老禅竿木各逢场”一句,诗人不仅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友谊。
诗中的“颠风聒高浪”丰富了场景的动感,风浪的喧嚣与船上诗人的欢笑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逆境的乐观态度。而“满船欢笑和诗忙”则是全诗的高潮,展现了诗人们在困境中寻找乐趣的能力,以及诗歌所带来的精神寄托。
通过这首诗,范成大不仅展现了他高超的写作技巧,也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人在风浪中依然能够保持欢快的心情,令人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禅竿木各逢场:老渔夫在这里指代了生活的智慧与经验,与年轻的诗人形成对比。
- 诗客端来共苇航:诗人们相聚一处,共同乘船,象征着友谊和共同的追求。
- 一任颠风聒高浪:外界的风浪虽然喧闹,但诗人们并不在意,表现出一种无畏的精神。
- 满船欢笑和诗忙:船上的人们充满欢声笑语,描绘出一种热烈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比:外界的风浪与船上欢笑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将风浪形象化,使得自然环境更具生动性。
- 排比:通过“欢笑”和“诗忙”的并列,强调诗人们的活动内容。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欢快和乐观的情感为主,反映了人们在逆境中寻找快乐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禅竿木:象征传统与智慧。
- 苇航:代表自然和简单的生活方式。
- 颠风高浪:象征生活中的挑战与困难。
- 欢笑和诗:象征人们的乐观精神与文人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老禅”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年长的渔夫
C. 一种诗歌形式 -
诗人在风浪中表现出什么态度? A. 恐惧
B. 乐观
C. 无所谓 -
“满船欢笑和诗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欢乐
C. 疲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终南山》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写了自然与人情的关系,但更偏向于对时局的感慨。
- 李白《庐山谣》: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个人情感,与范成大的自然描写有共通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范成大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