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龚养正送水仙花》

时间: 2025-01-26 03:19:38

色界香尘付八还,正观不起况邪观。

花前犹有诗情在,还作凌波步月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色界香尘付八还,正观不起况邪观。
花前犹有诗情在,还作凌波步月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水仙花的喜爱与赞美,诗中提到世俗的香尘已经归于虚无,真正的观照是内心的清净,而不是外在的邪念。在花前,诗人的诗情依然存在,仿佛在水面上漫步,悠然自得地欣赏着月光。

注释:

  • 色界:指世俗的色相与香气,这里用来形容世俗的纷扰。
  • 香尘:指美丽的香气与尘世的喧嚣。
  • 正观:指真正的观察、领悟,达到一种清净的境界。
  • 邪观:指偏见或错误的观察,无法看清事物的真相。
  • 凌波:指在水面上轻盈地行走,形容优雅的姿态。
  • 步月:指在月光下漫步,表达一种宁静的心情。

典故解析:

“凌波”与“步月”均为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常用于表达高雅、清逸的品格。水仙花在古代文化中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常常与诗人理想的境界相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少山,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生活在南宋时期,经历了战乱和社会动荡,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作者在水仙花盛开之际,借花抒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水仙花为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诗中通过“色界香尘”表达了对尘世的放下,体现出一种出世的哲学思考。此外,诗人强调内心的清净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花前犹有诗情在”一句,说明在繁华的世界中,诗人的灵感依然存在,表明了他对美的敏感与欣赏。最后一句“还作凌波步月看”,将自然与人文结合,呈现出一种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仿佛在清澈的水面上漫步,享受着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简练而富有内涵,既有对水仙花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展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色界香尘付八还:世俗的纷扰与香气已归于虚无,提及对尘世的放下。
  2. 正观不起况邪观:真正的观察是内心的清净,无法被外在的偏见所动摇。
  3. 花前犹有诗情在:在花前,诗人的灵感与情感依旧存在,展示了他对艺术的热爱。
  4. 还作凌波步月看:形象地表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仿佛在水面上漫步,享受着月光的照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凌波步月”比作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表现出诗人清逸的气质。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与对比,使得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水仙花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纷扰世俗的超然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美的向往,体现了高洁的情操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仙花:象征高洁、优雅,常与诗人理想的境界相结合。
  • 花前:代表美好时光与灵感的源泉。
  • 凌波步月:意象展现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象征着从容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以下哪一个词与“色界”意思相近?
    A. 自然
    B. 纷扰
    C. 高洁
    D. 宁静

  2. “花前犹有诗情在”中的“诗情”指的是什么?
    A. 对花的赞美
    B. 诗人的灵感与情感
    C. 生活的烦恼
    D. 自然的美丽

  3. 诗中提到的“凌波步月”主要表达了什么意境?
    A. 尘世的喧嚣
    B. 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C. 悠然自得的心境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同样以自然为主题的诗词,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描绘春花时表现出女性的柔美与细腻,而范成大的《次韵龚养正送水仙花》则更强调内心的清净与高雅。两者都展现出各自独特的审美情趣,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