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时间: 2025-01-11 09:03:12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白话文翻译

白天出门耕田,晚上则编织麻布,村庄里的儿女各自承担着家庭的责任。小孩还不知道要供给耕作和织布,但也在桑树的阴影下学习种瓜。

注释

  • 耘田:指除草、松土等农田管理工作。
  • 绩麻:指编织麻布。
  • 儿女:指村庄中的年轻人。
  • 童孙:指小孩,孙子辈。
  • 供耕织:指供养家庭的耕作和织布的劳动。
  • 傍桑阴:指在桑树的阴影下,桑树常用于养蚕。

典故解析

本诗描绘的是乡村的日常生活,表现出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桑树不仅是农作物之一,还与养蚕业密切相关,反映了农村经济的多样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澄心,宋代诗人。生于南宋初期,生活在经济相对富裕的江南地区,善于描写田园风光和农民生活,作品多体现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夏日田园杂兴》是范成大所作的一系列田园诗中的一首,反映了诗人对农田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写作时正值南宋时期,农村经济逐步发展,农民的生活逐渐改善,诗中流露出对农耕生活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描写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诗中的“昼出耘田夜绩麻”展示了农民白天劳作、晚上继续工作的勤劳精神,表现出一种不怕辛劳、默默奉献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村庄儿女各当家”则描绘了家家户户的年轻人都在为家庭贡献力量,传达了家庭与社会的责任感。

诗中“童孙未解供耕织”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他们尚未完全理解生活的重担,却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着生活的技能。最后一句“也傍桑阴学种瓜”更是体现了乡村生活的自然与宁静,孩子们在桑树的阴凉下学习种瓜,象征着成长的过程与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农村的生活场景,也传达出一种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依恋。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田园气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昼出耘田夜绩麻:白天在田里忙于耕作,晚上则忙于编织麻布,突出农民辛勤的劳动。
  • 村庄儿女各当家:村庄里的年轻人都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表现出农村生活的团结与自给自足。
  • 童孙未解供耕织:小孩们尚不理解生活的重担,但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暗示着传承与成长。
  • 也傍桑阴学种瓜:在桑树的阴影下学习种瓜,表达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象征着童年的纯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的前两句采用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小孩的学习描绘得生动形象,赋予他们一种主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赞美,展现了农民的勤劳与家庭的温暖,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耘田:象征着辛勤的劳动和对土地的热爱。
  • 绩麻:代表着生活的艰辛与手艺的传承。
  • 桑阴:象征自然的庇护和乡村的宁静。
  • 种瓜:代表着希望与成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昼出耘田夜绩麻”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轻松愉快
    B. 辛勤劳作
    C. 享受假期
    D. 游玩散心

  2. “童孙未解供耕织”中的“未解”是什么意思? A. 不懂
    B. 不想
    C. 不愿
    D. 不会

  3. 该诗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农村生活?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日田园杂兴》:同样描绘田园生活的诗,展现春天的生机与和谐。
  • 《归园田居》:陶渊明的名作,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范成大与陶渊明:两位诗人都描绘了田园生活,但范成大的诗更注重细节描写,表现出对当下生活的观察,而陶渊明则更强调隐逸和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范成大诗文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