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四日骤煖》

时间: 2025-01-26 02:27:13

日脚融晴晚气暄,睡馀初觉薄罗便。

如何柳絮沾泥处,煖似槐阴转午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日脚融晴晚气暄,
睡馀初觉薄罗便。
如何柳絮沾泥处,
煖似槐阴转午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暖的春日景象:夕阳照耀下,天空晴朗,气温渐暖,刚醒来的我感到微微的春意。为何柳絮在泥土上轻轻飘落,似乎比槐树的阴影还要温暖,仿佛是午后的阳光。

注释:

  • 日脚:日光的角度,指日头的位置。
  • 融晴:天色晴朗,温暖融融。
  • 睡馀:刚睡醒。
  • 薄罗:薄的纱衣,指春天的衣物。
  • 柳絮:柳树的花絮,春天时随风飘散的绒毛。
  • 沾泥:沾染泥土。
  • :温暖。
  • 槐阴:槐树的阴影。

典故解析:

在古代诗词中,柳树常被用作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复苏与柔和的气息。槐树则与阴凉、庇护相关,常常出现在描绘夏日的场景中。诗中通过柳絮与槐阴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江苏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书画家。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与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天,正是万物复苏之时,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春日暖阳带来的舒适感受。作为南宋时期的诗人,范成大的作品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与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日脚融晴晚气暄”开篇,展现了春日傍晚的温暖与宁静。通过细腻的描绘,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柔和的阳光洒在身上的惬意。接下来的“睡馀初觉薄罗便”则进一步突出了作者刚醒时的慵懒状态,薄纱轻衣带来的轻盈感,象征着春日的温暖。

“如何柳絮沾泥处”一句,柳絮轻盈地飘落在泥土上,构成了诗人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柳絮的轻柔与泥土的厚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动地体现了春天的生机。最后一句“煖似槐阴转午天”意在表达春日的温暖与阳光的舒适,槐树的阴影给予人们庇护,这样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与安详的气氛。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细腻而深远,既有对春日气候的感悟,也有对生命复苏的赞美,体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脚融晴晚气暄:夕阳的光辉透过晴朗的天空,气温温暖。
  2. 睡馀初觉薄罗便:刚刚醒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穿着薄纱轻衣。
  3. 如何柳絮沾泥处:柳絮轻轻飘落,落在泥土上,表现出春天的活力。
  4. 煖似槐阴转午天:温暖如同槐树的阴影,在午后显得格外舒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温暖比作槐树的阴影,生动形象。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柳絮轻柔飘落,赋予自然以生命,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日的气候变化与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复苏的感叹,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态度,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脚:象征光明与希望。
  • 柳絮:春的象征,生命力的体现。
  • 槐阴:庇护与温暖的象征。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日脚融晴晚气暄”表达了什么样的天气状况?

    • A. 寒冷
    • B. 暖和
    • C. 阴沉
    • D. 雨天
  2. “柳絮沾泥处”中的柳絮象征着什么?

    • A. 冬天
    • B. 生机
    • C. 干枯
    • D. 烈日
  3. 诗的作者范成大属于哪个朝代?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1. 《春晓》(孟浩然):

    • 描绘春天的早晨,强调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与范成大的作品在主题上相似,但更侧重于晨光和鸟鸣。
  2.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通过对夜晚的描绘,表达对历史的感慨,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感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