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晴》

时间: 2025-01-26 05:09:35

天更商量雨,人都领略晴。

晚山青妥帖,野水白纵横。

鹭立沙头影,蜂喧树底声。

笋舆扶病出,邂逅亦诗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乍晴
作者:刘克庄 〔宋代〕

天更商量雨,人都领略晴。
晚山青妥帖,野水白纵横。
鹭立沙头影,蜂喧树底声。
笋舆扶病出,邂逅亦诗成。


白话文翻译

天上似乎还在商量着要下雨,人们则已经领略到晴天的美好。晚山显得青翠而安详,野水在阳光下闪烁着白光,纵横交错。白鹭静静地站在沙滩边,树下的蜜蜂在喧闹地飞舞。即使我带着病体出门,偶然间遇见这些美景,也能使我产生诗意,写下诗篇。


注释

字词注释

  • 乍晴:刚刚放晴,指天气由雨转为晴。
  • 商量:商讨、讨论,指天上的云彩似乎在讨论着是否要下雨。
  • 妥帖:妥当、安详,形容晚山的美丽恰到好处。
  • 纵横:交错、交织,形容水流的状态。
  • :白鹭,一种水鸟,常栖息于水边。
  • 沙头:沙滩的边缘,指白鹭所立之处。
  • 蜂喧:蜜蜂的声音,喧闹而热闹。

典故解析

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描绘的自然景象和生活气息常见于古代诗词,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景美,号钟鸣,宋代诗人,生于1123年,卒于1184年。他为人忠直,曾任官职,后因政治原因退隐,致力于诗词创作。刘克庄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色、人生感悟为题材,风格清新而有深度。

创作背景

《乍晴》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此诗表现了在天气变化中,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乍晴》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个清新而生动的夏日场景,表达了自然与人心的交融。诗的开头“天更商量雨,人都领略晴”便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天气的变化带来的心境转变。接下来的描写,晚山的青翠、野水的纵横,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诗人在这一画面中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希望。尤其是“鹭立沙头影,蜂喧树底声”,描绘了生动的自然细节,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愉悦的氛围。最后两句“笋舆扶病出,邂逅亦诗成”则透露了诗人即使身处病痛之中,仍能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创作出美好的诗篇。这种乐观的态度,正是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整首诗贯穿着一种淡淡的忧郁与深刻的哲思,揭示了生命的美好与短暂,引发读者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更商量雨:天空中的云彩似乎在讨论是否要再下雨,暗示天气的不确定性。
  2. 人都领略晴:人们已经感受到天气的转晴,表现出对美好天气的欣喜。
  3. 晚山青妥帖:傍晚的山显得青翠而安稳,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4. 野水白纵横:野外的水流在阳光下闪烁,呈现出白色的光泽,形象生动。
  5. 鹭立沙头影:白鹭静静地站在沙滩边,描绘出一个静谧的瞬间。
  6. 蜂喧树底声:树下蜜蜂的嗡嗡声,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7. 笋舆扶病出:即便身体不适,诗人仍然出门,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8. 邂逅亦诗成:偶然的遇见使得诗人产生灵感,写下诗篇。

修辞手法

  • 对比:将天气的变化与人们的心情进行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意象: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如“鹭”、“蜂”)传达出一种生活的美好与生机。
  • 拟人:将天上的云彩和人类的行为结合,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乍晴的天气为切入点,展现自然之美,反映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表达出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找到灵感与希望的乐观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无常。
  • :代表宁静与安详,成为人们心灵的寄托。
  • :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代表纯洁与优雅,反映出自然的和谐美。
  • :象征着勤劳与生机,表现出自然界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鹭”指的是哪种动物? A. 企鹅
    B. 白鹭
    C. 鸳鸯

  2.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人生的悲哀
    B. 自然之美与生活的乐观
    C. 战争的苦痛

  3. “晚山青妥帖”中“妥帖”的意思是? A. 不妥
    B. 安详、合适
    C. 漂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王维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山中与幽人对酌》与《乍晴》均描绘了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刘克庄则更注重自然的细腻描写与个人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