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竹溪三诗 其一 戊辰二月六日》

时间: 2025-01-26 03:16:57

炮车云怒激狂澜,只作禅家露电观。

抽得元身闲处著,免他冷眼静中看。

买山深悔于城近,逃席何须待酒阑。

昔美少年今皓白,懒从日者问支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炮车云怒激狂澜,只作禅家露电观。
抽得元身闲处著,免他冷眼静中看。
买山深悔于城近,逃席何须待酒阑。
昔美少年今皓白,懒从日者问支干。

白话文翻译:

炮车在云间怒吼,汹涌澎湃如狂涛,只能作禅家看露电的景象。
我在闲暇之时抽出真我,免得在静谧中遭受冷眼旁观。
买了山地,深感后悔居住太近城市,逃离喧嚣何必等到酒席散去?
曾经美丽的少年如今已是皓首白发,懒得向日升之者询问支干的事情。

注释:

  • 炮车: 指声势浩大的战车或炮火,象征战争的激烈。
  • 禅家: 指修习禅宗的僧侣,强调内心的宁静。
  • 元身: 指本真之自我。
  • 冷眼: 指冷淡的目光或态度。
  • 买山: 比喻寻求隐居之地。
  • 酒阑: 指酒席结束。
  • 皓白: 指白发,象征衰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3年-1245年),字仲明,号白云,晚号天南居士,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自然著称,同时也具备深厚的哲理性。刘克庄的诗作多描绘山水风景,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戊辰二月,正值春寒之际,诗人或许是在经历了一些社会动荡或个人困惑后,写下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本诗以对比和反思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和对自然归隐的向往。开篇“炮车云怒激狂澜”,强烈的战争意象让人感受到外部世界的波动与喧嚣。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只作禅家露电观”,此处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对外界的冷眼旁观。诗人通过“抽得元身闲处著”,强调了他对真我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买山深悔于城近,逃席何须待酒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喧嚣城市生活的厌倦与逃避的渴望。过去的美好青春在“昔美少年今皓白”中尽显无遗,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与惋惜。整首诗在对比中揭示了生命的哲理,表现出一种对世事的淡然和对生命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炮车云怒激狂澜:描述了外部世界的动荡不安,象征着社会的纷乱与不安。
  2. 只作禅家露电观:暗示诗人内心的宁静,选择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待世事,体现了禅宗的超然态度。
  3. 抽得元身闲处著:强调寻找真我的过程,表现出一种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4. 免他冷眼静中看:表达诗人不愿被外界冷漠的目光所影响,渴望内心的自由。
  5. 买山深悔于城近:反映了对城市生活的反思与悔恨,渴望隐居于自然。
  6. 逃席何须待酒阑:揭示了诗人对世俗宴席的厌倦,想要逃离喧嚣。
  7. 昔美少年今皓白:感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化。
  8. 懒从日者问支干:表达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不愿再过问世事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炮车比作云怒,生动形象地表现外部动荡。
  • 对仗:如“买山深悔于城近,逃席何须待酒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讽:通过自我反思,表达对世事的无奈与理解。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外界动荡与内心宁静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自然归隐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炮车: 象征战争与动荡,代表外部世界的纷乱。
  • 禅家: 代表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强调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 : 象征隐居的理想与对自然的向往。
  • : 象征世俗生活的喧嚣与逃避的欲望。
  • 少年与皓白: 对比青春与衰老,体现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炮车云怒”象征什么?

    • A. 自然灾害
    • B. 战争与动荡
    • C. 内心平静
  2. 诗人对城市生活的态度是?

    • A. 向往
    • B. 厌倦
    • C. 无所谓
  3. “昔美少年今皓白”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青春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中隐居生活,展现自然之美。
  2. 陶渊明《饮酒》: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人生哲学。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王维: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但刘克庄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哲理思考,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