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壑》

时间: 2025-04-27 11:40:05

一壑非人间,乃在云之半。

不知履齿声,却被飞云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壑非人间,乃在云之半。
不知履齿声,却被飞云乱。

白话文翻译:

这条山谷并不是人间的所在,而是在云雾的中间。
我听不见脚步声,却被飞舞的云彩扰乱了。

注释:

  • 壑(huò):指山谷或深谷,此处形容环境的幽深。
  • 履齿声:指走路时的脚步声,诗人听不到这种声响。
  • 飞云乱:形象地描绘了云彩的飘动,给环境带来喧闹的感觉。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可以理解为表达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类似于古人所追求的隐士生活。诗中描绘的环境与心境,呼应了道教文化中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楷,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较少,主要以山水诗著称,风格清新脱俗,追求自然之美。
  •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李楷游历山水、心游云端之际,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尘世的超脱。

诗歌鉴赏:

《飞壑》一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超脱于人间的山谷景象。诗的开篇“一壑非人间”,便设定了诗的基调,明确地将读者带入一种与世隔绝的境地。紧接着“乃在云之半”,通过云雾的形象,增添了神秘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诗人在这里并未直接描绘山水的外在,而是通过环境的变化,反映了内心的宁静与孤独。“不知履齿声,却被飞云乱”,这一句更是将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哗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纷扰世界的反感。整首诗通过简约的语言、清新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追求静谧与自由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心灵归宿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壑非人间”:诗人开篇就指出这个山谷并不属于人世间,暗示了其与众不同的特质。
    • “乃在云之半”: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脱的感觉,似乎这个地方处于一种不真实的状态。
    • “不知履齿声”:诗人对环境的感知,表明他对世俗的漠然。
    • “却被飞云乱”:将外界的云彩运动与内心的宁静相对比,传达出一种内心的惆怅。
  • 修辞手法

    • 对比:将宁静的心境与外界的喧闹形成强烈对比,增强了诗意的深度。
    • 意象:云、壑等自然元素的使用,营造出一种幽深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超脱于尘世的山谷,表达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纷扰世界的逃避,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意象分析:

  • 山谷(壑):象征着隐逸与超脱的生活。
  • :代表自然的变幻与灵动,同时也暗示心灵的飘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壑”指的是什么?
    A) 山谷
    B) 河流
    C) 平原

  2. 诗人对“履齿声”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喜欢
    B) 漠然
    C) 惊讶

  3. 本诗的主题思想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尘世的逃避
    C) 对友谊的珍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李楷的《飞壑》均描绘了山水自然的美,但王维更侧重于人对自然的感受与哲理思考,而李楷则更强调超脱与自在的心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楷诗词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