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斋读晦庵先生诗次韵》
时间: 2025-01-10 22:55: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朝朝黄卷自埋头,物外从教春复秋。
座接好山青绕屋,门迎活水绿平沟。
旧花匝径红如织,新竹成林翠欲流。
课罢几回閒徙倚,谁怜心赏十分幽。
白话文翻译:
每天沉迷于书本之中,任春去秋来。
座位旁有青山环绕,门口迎来活水流淌。
旧时花朵遍布小径,红色如同织锦,新竹成林,翠绿欲流。
上完课后几次懒散倚靠,谁会怜惜我这份幽静的心情?
注释:
- 黄卷:指书本,通常指经典文献。
- 物外:指超脱于世俗之外。
- 接好山:形容环境优美,青山环绕。
- 活水:指流动的水,象征生机与活力。
- 匝径:指环绕的小径。
- 如织:形容花朵繁盛,像织物一样。
- 翠欲流:形容竹子青翠欲滴,生机勃勃。
- 閒徙倚:指闲散地倚靠。
典故解析: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表达了文人隐居的生活理想,借“春复秋”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对自然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与弼(1498-1552),字子华,号东斋,明代著名诗人,擅长诗、文、书法。他所处的明代中期,社会动荡,文人多以隐退自保,吴与弼的诗风清新自然,讲究意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吴与弼隐居东斋期间,表达了他对读书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体现了他在社会动荡背景下寻求内心宁静的心理需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恬静与优雅,表达了他对自然与知识的热爱。开头两句“朝朝黄卷自埋头,物外从教春复秋。”,便表现了诗人沉浸在书本知识中,超然物外的态度。接着描绘的环境:“座接好山青绕屋,门迎活水绿平沟。”,展现出诗人生活在青山绿水之间,生机勃发。
“旧花匝径红如织,新竹成林翠欲流。”两句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花秋竹的景象,表现出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蓬勃。最后两句“课罢几回閒徙倚,谁怜心赏十分幽。”则流露出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珍惜,同时暗含了一丝孤独与无奈,表现了对世俗的疏离。
整首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融合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感悟,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朝朝黄卷自埋头:每天都沉迷在书本中,显示对知识的渴望。
- 物外从教春复秋:超脱于世俗,感受时间的流转。
- 座接好山青绕屋:环境清幽,青山环绕,象征恬静生活。
- 门迎活水绿平沟: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活水流淌。
- 旧花匝径红如织:小径旁的花朵繁盛如织,描绘春日美景。
- 新竹成林翠欲流:新竹茂盛,充满生机。
- 课罢几回閒徙倚:上完课后,悠闲地倚靠,享受宁静。
- 谁怜心赏十分幽:内心的幽静无人理解,流露出轻微的孤独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旧花匝径”与“新竹成林”,形成对称的美感。
- 比喻:将花朵比作织物,增强了视觉的生动性。
- 拟人:活水的“迎”,赋予自然以情感。
-
主题思想: 本诗表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强调人应超脱世俗,珍惜自然与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 黄卷:象征知识和求知的渴望。
- 青山:代表静谧与自然的和谐。
- 活水:象征生机与灵动。
- 旧花与新竹:代表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黄卷”指的是什么?
- A. 书本
- B. 竹子
- C. 水
-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 A. 逃避
- B. 珍惜
- C. 忽视
-
诗中“谁怜心赏十分幽”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孤独
- B. 快乐
- C. 愤怒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对比《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隐居生活的美好,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秋天的景色和情感,而吴与弼则更强调书卷气与宁静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这份内容为了解和欣赏《东斋读晦庵先生诗次韵》提供了全面的视角和深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