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柳 其二》

时间: 2025-01-26 04:46:54

花漏深,春睡醒。

二五窥蟾半边影。

烧残蜡泪泛铜盘,一尺珊瑚沁心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花漏深,春睡醒。二五窥蟾半边影。烧残蜡泪泛铜盘,一尺珊瑚沁心冷。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夜晚,花漏(花蕊的水滴)滴落得很深,我从梦中醒来。正值二十五,月亮的影子被我窥见半边。蜡烛已经烧尽,泪水洒在铜盘上,手中的一尺珊瑚令人感到心冷。

注释:

  • 花漏:指花朵上滴落的雨水或露水,象征春天的气息。
  • 二五:古代指农历的二十五,暗示时间的流逝。
  • 窥蟾:窥视月亮,蟾蜍常被用来比喻月亮。
  • 蜡泪:指蜡烛燃烧时滴落的蜡油,形象地表现出离愁。
  • 铜盘:古代常用的器皿,这里象征着承载悲伤的容器。
  • 珊瑚:象征珍贵的物品,但此处却带来一丝寒意。

典故解析:

“窥蟾”意指月亮,蟾蜍被认为是月亮的化身,古人常用其象征月光。诗中提到的蜡泪和铜盘则传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反映出诗人在春夜的孤独与愁苦的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奇龄(1660-1722),字子升,号秋水,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通常充满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依恋和对孤独的感悟,表达了他内心的敏感和细腻情感。春夜欣赏月色时的孤独感引发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传达,展现了春夜的宁静与人的孤独。开篇“花漏深,春睡醒”即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春夜氛围,花漏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但“春睡醒”又隐含着梦醒时分的孤独。接着“二五窥蟾半边影”,表现出诗人对月亮的向往与思索,月亮的影子虽美,却也让人产生无尽的思绪与忧伤。后面的“烧残蜡泪泛铜盘”,则是对过去的追忆,蜡烛的燃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泪水洒落在铜盘上,显得分外凄凉。最后一句“一尺珊瑚沁心冷”,以珊瑚的冰冷象征内心的孤寂与失落,情感愈加深沉。整首诗在温柔的春夜氛围中,蕴含着深切的感伤与思索,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花漏深,春睡醒”:描绘春天的深夜,花露滴落,诗人从梦中醒来,暗示春天的生机与梦境的温柔。
    • “二五窥蟾半边影”:提到农历二十五,诗人偷偷看月,隐喻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 “烧残蜡泪泛铜盘”:蜡烛烧尽,泪水洒落,暗示离别的悲伤。
    • “一尺珊瑚沁心冷”:用珊瑚的冰冷来形容内心的孤寂,表达了深刻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蜡泪与泪水相比较,增强了离愁的深切感。
    • 拟人:通过“花漏深”赋予自然以情感,渲染氛围。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对称美,增强了艺术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夜的宁静与孤独,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事物的感怀,传达出一种淡淡的伤感与思考。

意象分析:

  • 花漏:象征春天的生命力与希望。
  • 蟾蜍:代表月亮,象征着美好与遥不可及的事物。
  • 蜡泪:反映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 珊瑚:象征珍贵而又令人寒心的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二五窥蟾”中“二五”指的是哪个时间? A. 农历二十五 B. 农历二十 C. 农历二十六
  2. 诗中提到的“蜡泪”象征着什么? A. 快乐 B. 离愁 C. 希望
  3. “一尺珊瑚沁心冷”中的“珊瑚”象征了什么? A. 温暖 B. 珍贵 C. 冷漠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毛奇龄《章台柳》与李白《静夜思》
    • 两者都以月亮为意象,表达孤独与思念之情,但毛奇龄的诗更侧重于对春夜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偏重于对家乡的思念,情感表达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清代诗人毛奇龄研究》
  • 《古典诗词与意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