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游春 秋日寄绮香侄妇》
时间: 2025-01-10 22:24:46意思解释
诗词原文展示
曲游春 秋日寄绮香侄妇
作者:叶璧华
洒遍思乡泪。正画楼斜孤倚,古渡云迷,曾寥天无雁,尺书难寄。
半幅鸾笺字,写不尽别离情绪。怅夜阑悄影红灯,煮得梦魂如水。
两地知音能几。定怜萍踪飘泊情味。庭院凄清,伴微吟几有,数声络纬,啼彻秋心碎。
羡绮阁芙蓉香里,际此绣罢鸳鸯,藻怀又起。
白话文翻译
在思乡的泪水中浸透,正倚在画楼的斜边,古老的渡口被云雾迷住,天上没有孤雁飞过,尺素的书信难以寄出。
半幅鸾笺上的字,写不尽离别的情绪。夜深人静,红灯下的影子怅惘,梦魂煮成了水。
两地知音又能有多少呢?我定是怜惜那漂泊不定的情味。庭院显得凄清,伴着微吟的声音,只有几声蟋蟀,啼彻了我的秋心。
羡慕那绮阁中的芙蓉香气,此时绣完鸳鸯,心中又泛起了柔情。
注释
- 洒遍思乡泪:形容思乡之情极为强烈,泪水流淌不止。
- 画楼:指装饰华丽的楼阁。
- 古渡:古老的渡口。
- 尺书:指短小的书信,常用来表达情思。
- 鸾笺:古代信纸的一种,通常用于书写情诗。
- 夜阑:夜深时分。
- 络纬:指蟋蟀,常用作秋夜的象征。
- 芙蓉:指荷花,象征美丽与柔情。
- 绣罢鸳鸯:指绣完鸳鸯图案,寓意爱情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璧华,清代女诗人,生于江南,其作品多描绘女性的细腻情感与生活。她在诗词中常融入个人生活经历,表达对故乡、对亲友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季,诗人寄情于对侄妇的思念,体现了她对亲情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女性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曲游春 秋日寄绮香侄妇》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感的诗作,诗人在秋日的背景下,抒发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后的孤寂和对故土的眷恋。开篇“洒遍思乡泪”便直接表明了诗人的情感基调,接着通过“画楼斜孤倚”描绘了一个孤独的身影,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
诗的中段通过“夜阑悄影红灯”表达了夜深时分的无奈与思念,诗人将梦魂比作水,寓意梦境的虚无和对亲人的渴望。尤其在“数声络纬,啼彻秋心碎”中,蟋蟀的鸣叫成为了秋天的象征,映射出内心的痛苦与孤独。最后,羡慕“绮阁芙蓉香里”的一语,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洒遍思乡泪:开篇即表露诗人思乡的情感,情绪强烈。
- 古渡云迷:古老的渡口被云雾笼罩,描绘出一种模糊而遥远的意象。
- 尺书难寄:表达了与亲人之间的距离与书信无法传达的无奈。
- 写不尽别离情绪:半幅信纸无法承载满腔的离愁。
- 煮得梦魂如水:梦境如水般虚幻,暗示思念的无奈与缥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梦魂如水”,形象地表达了思念的轻盈与虚无。
- 拟人:将蟋蟀的鸣叫与秋心碎相联系,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讲究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生活的感慨,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清代女性诗人的细腻情感和独特视角。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思乡泪:象征着对故土的深切怀念。
- 画楼:象征繁华与孤独。
- 古渡:暗示时光流逝与记忆的模糊。
- 红灯:夜晚的孤独,映衬思念之情。
- 芙蓉香:象征爱情的美好与柔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洒遍思乡泪”的意思是什么?
- A. 思乡的情感强烈
- B. 眼泪流淌不止
- C. 对未来的憧憬
- D. 对故乡的无奈
-
“古渡云迷”中“古渡”指的是什么?
- A. 现代的桥
- B. 古老的渡口
- C. 海洋
- D. 城市的街道
-
诗中“数声络纬”所指的是什么?
- A. 蟋蟀的鸣叫
- B. 风声
- C. 雨声
- D. 鸟鸣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秋夕》与本诗同样描绘了秋天的孤寂,但杜甫更注重对时局的感慨,而叶璧华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叶璧华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