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晚归》
时间: 2025-01-11 12:02: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夕烟低罥绿杨丝,路畔酴醾落几枝。
廿四番风春到尾,初三夜月细如眉。
依稀人语樵还舍,轣辘车声犬吠篱。
城郭归途犹十里,吟诗不觉马行迟。
白话文翻译:
傍晚的烟雾低垂,笼罩着绿杨树的细丝,路边酴醾花落下几枝。春天已经快要结束,二十四个节气的风也吹到了尾声,初三的夜晚,月光细得如同眉毛。隐约听到人声,是樵夫回到家中,车轮的轧轧声和犬吠声交织在篱笆旁。归城的路上还有十里远,我吟诗不觉马也走得慢了。
注释:
- 夕烟:指傍晚时分的烟雾。
- 罥:缠绕、笼罩。
- 酴醾:一种花,指的是酴醾树的花。
- 廿四番风:指二十四个节气的风。
- 初三:农历月初三。
- 细如眉:形容月光细腻柔和。
- 依稀:模糊、不清楚。
- 樵:砍柴的人。
- 轣辘:车轮的声音。
- 犬吠:狗叫声。
- 城郭:城市的边缘,指归城的路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长清,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表现自然之美和乡村生活的宁静,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乡村景象。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晚时分,诗人归途中,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恬淡与宁静,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山村晚归》是一首描绘乡村晚归情景的诗作,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诗中描绘的傍晚烟雾、绿杨丝、酴醾花等意象,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尤其是“初三夜月细如眉”的描写,形象生动,将夜晚的柔和与宁静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中,随着归途的延续,诗人听到了樵夫的声音和犬吠,生活的气息愈发浓厚,这一切都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图景。最后一句“吟诗不觉马行迟”,则流露出诗人对生活节奏的感悟与沉醉,表现了他在自然与诗歌中的悠然自得。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夕烟低罥绿杨丝:傍晚的烟雾缭绕在绿杨树的细丝上,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路畔酴醾落几枝:路边的酴醾花正逐渐凋落,暗示着春天的结束。
- 廿四番风春到尾:春天的风已经到了尾声,显示出时间的流逝。
- 初三夜月细如眉:初三的夜晚,月光如眉般细腻,增添了诗的柔美感。
- 依稀人语樵还舍:隐约听见樵夫的回声,表现了一种生活的真实感。
- 轣辘车声犬吠篱:车轮声和犬吠声交织,给人一种生活气息浓厚的感觉。
- 城郭归途犹十里:回城的路上还有十里,暗示着归途的漫长。
- 吟诗不觉马行迟:在吟诗的过程中,未觉马儿走得慢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沉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细眉,增强了诗的形象性。
- 拟人:通过“依稀人语”和“犬吠声”,赋予自然以人的生活气息。
- 对仗:诗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与乡村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在回归城市的路途上对生活的感悟与沉醉,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夕烟:象征着一天的结束,给予人一种安静的感觉。
- 绿杨丝: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美。
- 酴醾花:暗示春天的即将逝去,带有些许忧伤。
- 夜月:象征着宁静与温柔,增添了诗的柔美情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初三夜月细如眉”中的“细如眉”是形容什么? a. 月光的明亮
b. 月光的细腻
c. 月亮的颜色 -
诗人听到的声音有哪几种? a. 樵夫的声音和犬吠声
b. 鸟叫声和风声
c. 人声和马蹄声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归途的急迫
b. 对生活的沉醉
c. 对自然的厌倦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描绘了夜晚的情景,但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为深沉。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描写了送别场景,情感上更为激荡,表现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清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