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荅燕公》
时间: 2025-01-26 02:31:41意思解释
奉荅燕公
原文展示:
郡远途且艰,宜悲良自得。
胡为心独尔,惠好在南国。
亦既清颜披,囧然良愿克。
与君兰时会,群物如藻饰。
烟景惜欢赏,云山起翰墨。
接艺奇思微,偶谈玄言直。
永日不知倦,逾旬犹谓亟。
如何酌离尊,移棹巴城侧。
浦口劳长望,舟中独太息。
疾风吹飞帆,倏忽南与北。
目尽不复见,怀哉无终极。
唯当衡峰上,遥辨湖水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身处偏远地区的艰辛与孤独,以及对友人相聚的渴望。作者深感悲伤,却又觉得内心的安乐是值得珍惜的。面对南国的美好,心中不禁产生惆怅。与友人相会时,周围的事物都像美丽的装饰品一般,令人愉悦。然而,烟雾缭绕的景色和云山的美丽又使人感到时间的流逝。与友人闲聊时,思想的碰撞让人不觉疲倦,甚至在时间的推移中依然感到急迫。离别时举杯相饮,划着小船从巴城驶离,岸边的景象让人无限眷恋。狂风吹动帆船,瞬间南北两方的景象交替变换,目光所及再也看不见,心中充满无尽的惆怅。唯有在衡峰之上,遥望湖水的颜色,才能稍稍平复内心的思念。
注释:
- 郡远:指距离较远的地方。
- 良自得:内心感到安慰和满足。
- 胡为:为何,为什么。
- 囧然:形容表情,可能是惊讶或感慨的样子。
- 兰时会:指清香的兰花时节,可以理解为美好的相聚时光。
- 接艺:相互交流艺术。
- 玄言:深奥的道理或话语。
- 酌离尊:举杯相饮,表示离别时的情景。
- 巴城:巴蜀地区,古地名。
- 浦口:指船靠岸的地方。
- 疾风:狂风,形容风的强劲。
- 衡峰:衡山的峰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琚,唐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政府,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作者分别友人或出行途中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友人和故乡的思念,以及在旅途中的孤独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开头以“郡远途且艰”引入,直接点出环境的艰难,接着转向对内心感受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双重探索。诗中描绘的南国美好,与身处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尤其是在描写与友人相聚的时光时,诗人用“群物如藻饰”来形容周围的美好,显示出他对友谊的珍视。而在离别时,诗人用“疾风吹飞帆”来表达离愁与无奈,情感愈发浓烈。最后以“遥辨湖水色”收尾,既是对未来的期盼,也是对往昔的追忆,情感的起伏与自然景象的融合使整个诗歌更显深邃与动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郡远途且艰:开篇即表述旅途的艰辛,给读者营造出一种疲惫的氛围。
- 宜悲良自得:尽管艰难,诗人依然努力寻求内心的平静。
- 胡为心独尔:诗人感到孤独,发出感慨。
- 惠好在南国:南国的美好使诗人更加思绪万千。
- 与君兰时会:与友人相聚的时光是美好的,仿佛群物都因之而装饰。
- 烟景惜欢赏:烟雾缭绕的景色让人留恋。
- 永日不知倦:与友人在一起的时间似乎是永恒的,无所畏惧。
- 如何酌离尊:离别时举杯,表达对离愁的无奈。
- 浦口劳长望:在船上向岸边望去,感到时间的漫长。
- 疾风吹飞帆:突如其来的狂风,暗示着变化的无常。
- 目尽不复见:再也看不见熟悉的景色,心中充满惆怅。
- 唯当衡峰上:最后在高处遥望,象征着超然的心态。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与友人相聚比作兰花盛开,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句多有对仗工整之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烟景、云山等自然景象被赋予情感,使得诗歌更具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离别的无奈,透过自然景象传达出复杂的情感。
意象分析:
- 郡远:象征距离的遥远,代表着隔阂与思念。
- 南国:代表美好的生活与向往之地,形成对比。
- 兰时:象征着友谊的珍贵时光。
- 烟景与云山:自然美景,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感怀与渴望。
- 衡峰: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南国”代表什么?
- A) 贫瘠的地方
- B) 美好的生活
- C) 诗人的故乡
-
“疾风吹飞帆”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轻松愉快
- B) 离别的无奈
- C) 兴奋激动
-
诗中“与君兰时会”中的“兰时”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美好的相聚时光
- C) 诗人的家乡
答案:
- B) 美好的生活
- B) 离别的无奈
- B) 美好的相聚时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琚《奉荅燕公》与李白《送友人》: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的惆怅,但王琚更多地融入了自然景象的描写,情感较为细腻;而李白的表达则更为豪放,直接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王琚诗集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