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寓邑中与诸子讲学巨山侄孙转示初冬书事因用韵》
时间: 2025-01-27 04:28: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霜风几夕报初寒,
蟋蟀归来已四迁。
旧物有毡眠软暖,
讲堂逢鳝馈新鲜。
功名久已遗清老,
征戍何由及晚年。
暴客更缘贫见外,
时危身老亦悠然。
白话文翻译:
几夜的霜风预示着初冬的寒冷,
蟋蟀已经搬了四次家,回到了温暖的地方。
旧物上有毡子,可以在上面舒服地睡觉,
讲堂里偶尔有鳝鱼的馈赠,十分新鲜。
功名早已抛在脑后,年纪也渐渐变老,
征戍的事情又怎能再与晚年相连呢?
那些外来的人因我贫困而疏远,
但在这个危机的时刻,我依然能够安然自处。
注释:
- 霜风:寒冷的风,象征冬天的到来。
- 几夕:几夜,指经历了几晚。
- 蟋蟀:蟋蟀是一种昆虫,诗中提到其“归来”暗示季节变迁。
- 毡:一种用毛织成的布,通常用来保暖。
- 讲堂:指传授知识的地方。
- 鳝:一种鱼,通常被认为是美味。
- 功名:指仕途和名声。
- 征戍:指军旅生活。
- 暴客:外来客,因贫困而疏远的朋友。
- 悠然:心境平和、不受外界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舜举,苏州人,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学者。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颇具人情味。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初冬时节,作者在邑中与学生讲学,感受到寒冷的天气和生命的无常,写下了对老年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外界环境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初冬的寒风为引子,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年迈时的淡然之态。首联以“霜风几夕”开篇,直接点明了季节的变迁,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氛围。接着以“蟋蟀归来已四迁”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轮回,暗示着人生的变化无常。
中间两句“旧物有毡眠软暖,讲堂逢鳝馈新鲜”,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安逸,尽管外界寒冷,内心却有温暖的归属感。而后两句“功名久已遗清老,征戍何由及晚年”则是对功名利禄的抛弃和对人生晚年的哲思,表现出一种洒脱和淡然的心态。
最后两句“暴客更缘贫见外,时危身老亦悠然”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受,更传达出一种在逆境中依旧保持内心宁静的态度。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变迁的从容和智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霜风几夕报初寒:几夜的霜风,预示着冬天的来临。
- 蟋蟀归来已四迁:蟋蟀经历了四次迁移,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生命的无常。
- 旧物有毡眠软暖:虽然外界寒冷,旧物的毡子却提供了温暖的栖息之地。
- 讲堂逢鳝馈新鲜:在讲堂中偶尔得到新鲜的鳝鱼馈赠,体现了简单生活的乐趣。
- 功名久已遗清老:功名利禄早已抛在脑后,只求清静。
- 征戍何由及晚年:年纪大了,征戍的事情已经无法再与晚年相连。
- 暴客更缘贫见外:外来的人因我贫困而疏远。
- 时危身老亦悠然:即使身处危机,年纪也大了,我依然可以保持内心的安宁。
-
修辞手法:全诗使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如“霜风”和“蟋蟀”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流逝、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内心平和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霜风:象征寒冷的季节,生命的无常。
- 蟋蟀:生命的迁徙,季节的变迁。
- 毡:温暖的归属,生活的安逸。
- 鳝:生活的馈赠,简单的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昆虫是什么?
- A. 蚂蚁
- B. 蟋蟀
- C. 蝉
- D. 蜜蜂
-
诗人对于功名的态度是?
- A. 渴望
- B. 追求
- C. 遗弃
- D. 忘记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 A. 焦虑
- B. 悠然
- C. 苦闷
- D. 激动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范成大的诗与陶渊明《归园田居》有相似之处,都是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超脱,但范成大的作品更加强调老年的淡然与智慧,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范成大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