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不复问节序,四遇重阳,既不能登高,又》

时间: 2025-02-04 15:35:57

四时变迁翻覆手,百卉于人亦何有?

骚客颠诗亦狂酒,强惜黄花爱重九。

少年习气似陶公,采采金英满衣袖。

携壶木末最关情,欹帽风前几搔首。

馋吻偏怜粽栗香,新衣不管囊萸臭。

贪将节物趁遨头,肯向宾筵称病叟。

如今衰飒悟空华,现在去来飞电走。

登临旧迹如梦断,觞咏故人多骨朽。

百年长短随隙驹,万化陈新直篘狗。

不堪把玩堪一笑,安用岁时歌拊缶。

家人亦复探新篘,插花洗醆为翁寿。

蒲团困坐眼慵开,莫把故情看老丑。

挽须儿女太痴生,更问今年有诗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病中不复问节序,四遇重阳,既不能登高,又
四时变迁翻覆手,百卉于人亦何有?
骚客颠诗亦狂酒,强惜黄花爱重九。
少年习气似陶公,采采金英满衣袖。
携壶木末最关情,欹帽风前几搔首。
馋吻偏怜粽栗香,新衣不管囊萸臭。
贪将节物趁遨头,肯向宾筵称病叟。
如今衰飒悟空华,现在去来飞电走。
登临旧迹如梦断,觞咏故人多骨朽。
百年长短随隙驹,万化陈新直篘狗。
不堪把玩堪一笑,安用岁时歌拊缶。
家人亦复探新篘,插花洗醆为翁寿。
蒲团困坐眼慵开,莫把故情看老丑。
挽须儿女太痴生,更问今年有诗否。

白话文翻译

在病中不再问节令,重阳节又来临,此时我既不能登高,还能做什么呢?
四季的变迁如翻覆的手,百花对我又有什么意义?
骚客们醉于诗词与狂饮,唯独强烈珍惜这黄花与重阳节。
年轻时的习性如陶渊明,采摘金色的菊花满袖而归。
带着酒壶走在树下是最动情的,风中低头几次搔首。
嘴馋偏爱粽子与栗子的香气,新衣服无视囊萸的臭味。
贪恋节日的事物与游玩,怎么肯向客人称自己是病人。
如今衰老,才明白虚华的无用,今天来去如飞电。
登高旧地如梦断裂,举杯吟唱故人多已骨朽。
百年长短随时间奔流,万物变化如狗皮篓。
不堪玩味也只能一笑,何必用岁时歌声来击鼓。
家人也探望新菊,插花洗酒为老翁祝寿。
蒲团上困坐,慵懒不愿睁眼,莫把旧情看得太丑。
拉着胡须儿女太痴情,更问今年是否还有诗作?

注释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传统的登高节日。
  • 骚客:指喜欢作诗的人。
  • 陶公:陶渊明,著名的诗人,崇尚隐逸生活。
  • 囊萸:指的是“茱萸”,一种植物,重阳节时常用作插饰。
  • 蒲团:用于坐的垫子,多为修行或静坐时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云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作品寓意深远,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诗人在病中无法参与节日庆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显现出对节日氛围的怀念与无奈。

诗歌鉴赏

范成大的《病中不复问节序,四遇重阳,既不能登高,又》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思考的诗作。诗人通过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表达了自己因病无法参与庆祝的无奈与失落。开篇即直面节序的变化,提醒我们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百卉于人亦何有”来反映对外界的淡漠与内心的孤寂。随着季节的变迁,诗人的心境似乎也渐渐沉淀下来。他对“骚客颠诗亦狂酒”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当下的反思。年轻时的陶渊明式的洒脱与自由,似乎在病痛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而“携壶木末最关情,欹帽风前几搔首”则展示了病中人对生活细节的留恋,虽身处病榻,心中仍挂念着自然与生活的美好。对于节日美食的“馋吻偏怜粽栗香”,不仅是对节日的眷恋,也是对生活中简单快乐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节日的深刻思考,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学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病中不复问节序:病中无暇顾及节令的变化。
  2. 四遇重阳,既不能登高:重阳节来临,却无法如往年一样登高庆祝。
  3. 四时变迁翻覆手:四季的变化如同翻动的手掌,时光流逝无情。
  4. 百卉于人亦何有:百花盛开,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5. 骚客颠诗亦狂酒:诗人们在酒中颠狂作诗,似乎沉醉于狂欢。
  6. 强惜黄花爱重九:强烈珍惜这黄花与重阳节的情感。
  7. 少年习气似陶公:年轻时的洒脱与陶渊明相似。
  8. 携壶木末最关情:带着酒壶在树下,最能引起情感共鸣。
  9. 欹帽风前几搔首:在风中低头搔首,流露出思考与留恋。
  10. 馋吻偏怜粽栗香:喜欢粽子与栗子的香气,流露出对食物的喜爱。
  11. 新衣不管囊萸臭:新衣不在乎茱萸的味道,显得无所谓。
  12. 贪将节物趁遨头:贪恋节日的事物与游玩,不愿认命。
  13. 肯向宾筵称病叟:不愿让客人知道自己是个病人。
  14. 如今衰飒悟空华:如今衰老,才明白虚华的无用。
  15. 现在去来飞电走:来去匆匆如电,生命短暂。
  16. 登临旧迹如梦断:登高旧地已如梦断裂,往事难追。
  17. 觞咏故人多骨朽:举杯吟唱,故人多已骨朽,唏嘘不已。
  18. 百年长短随隙驹:百年长短如瞬间而逝,感慨时光流逝。
  19. 万化陈新直篘狗:万物变化如狗皮篓,悲叹生死无常。
  20. 不堪把玩堪一笑:不堪玩味,唯有一笑置之。
  21. 安用岁时歌拊缶:何必用岁时歌声来打击自己。
  22. 家人亦复探新篘:家人也来探望新菊,关心我。
  23. 插花洗醆为翁寿:插花洗酒祝老翁长寿。
  24. 蒲团困坐眼慵开:蒲团上懒坐,眼睛不愿睁开。
  25. 莫把故情看老丑:不要把旧情看得太老丑。
  26. 挽须儿女太痴生:拉着胡须,儿女太过痴情。
  27. 更问今年有诗否:还问今年是否还有诗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飞电,强调其迅速和无常。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节物与人生进行对比,增加了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重阳:象征着传统文化与节日的怀念。
  • 黄花:代表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蒲团:象征着静谧与思考的空间。
  • 酒壶:代表着对生活的放纵与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病中对节日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忙于庆祝
    • B. 感到无奈和失落
    • C. 充满快乐
  2. “携壶木末最关情”中的“木末”指的是什么?

    • A. 树下
    • B. 山间
    • C. 田野
  3.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通常是在什么时间?

    • A. 正月初一
    • B. 九月初九
    • C. 十二月二十五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 描述了重阳节的思乡情感。
  • 《重阳感怀》(陆游)

    • 表达了重阳节的怀念与人生感悟。

诗词对比

范成大 vs 王维

  • 范成大的诗更多地展现了个人的病痛与时间的流逝,而王维则在重阳节中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情感基调略有不同。范成大的诗显得更为苍凉,而王维则融入了自然的美与人情的温暖。通过这两首诗可以看出,重阳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情感与生命的一种反映。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注》
  • 范成大的相关研究文章与书籍

相关诗句

四时变迁翻覆手,百卉于人亦何有?下一句是什么

骚客颠诗亦狂酒,强惜黄花爱重九。上一句是什么

骚客颠诗亦狂酒,强惜黄花爱重九。下一句是什么

少年习气似陶公,采采金英满衣袖。上一句是什么

少年习气似陶公,采采金英满衣袖。下一句是什么

携壶木末最关情,欹帽风前几搔首。上一句是什么

携壶木末最关情,欹帽风前几搔首。下一句是什么

馋吻偏怜粽栗香,新衣不管囊萸臭。上一句是什么

馋吻偏怜粽栗香,新衣不管囊萸臭。下一句是什么

贪将节物趁遨头,肯向宾筵称病叟。上一句是什么

贪将节物趁遨头,肯向宾筵称病叟。下一句是什么

如今衰飒悟空华,现在去来飞电走。上一句是什么

如今衰飒悟空华,现在去来飞电走。下一句是什么

登临旧迹如梦断,觞咏故人多骨朽。上一句是什么

登临旧迹如梦断,觞咏故人多骨朽。下一句是什么

百年长短随隙驹,万化陈新直篘狗。上一句是什么

百年长短随隙驹,万化陈新直篘狗。下一句是什么

不堪把玩堪一笑,安用岁时歌拊缶。上一句是什么

四时变迁翻覆手,下一句是什么

百卉于人亦何有?上一句是什么

百卉于人亦何有?下一句是什么

骚客颠诗亦狂酒,上一句是什么

骚客颠诗亦狂酒,下一句是什么

强惜黄花爱重九。上一句是什么

强惜黄花爱重九。下一句是什么

少年习气似陶公,上一句是什么

少年习气似陶公,下一句是什么

采采金英满衣袖。上一句是什么

采采金英满衣袖。下一句是什么

携壶木末最关情,上一句是什么

携壶木末最关情,下一句是什么

欹帽风前几搔首。上一句是什么

欹帽风前几搔首。下一句是什么

馋吻偏怜粽栗香,上一句是什么

馋吻偏怜粽栗香,下一句是什么

新衣不管囊萸臭。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