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梨花 其四》

时间: 2025-01-10 22:00:03

壁月流空霁色扬,梨英当夕弄青阳。

摇寒隔院非关艳,映断长天别有芳。

粉靥团团新出洗,窗钱一一暗浮霜。

多情错认梅花夜,教进罗浮梦里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壁月流空霁色扬,梨英当夕弄青阳。
摇寒隔院非关艳,映断长天别有芳。
粉靥团团新出洗,窗钱一一暗浮霜。
多情错认梅花夜,教进罗浮梦里觞。

白话文翻译:

月光透过空旷的夜空洒下清辉,梨花在黄昏时分与青阳相映成趣。
摇曳的寒影隔着院子,虽不显艳丽,却在广阔的天空中别有一种芬芳。
脸颊如粉的花瓣刚经历雨洗,窗台上的钱币一片片暗藏着霜气。
多情的人在夜里误以为是梅花,醉入罗浮山的梦中把酒畅饮。

注释:

  • 壁月:指墙壁上的月亮,形容月光的清冷。
  • 霁色:晴朗的天色,表示天清气朗。
  • 梨英:梨花的花瓣,这里指梨花的美丽。
  • 摇寒:摇曳的寒影,形容月光下的影子。
  • 非关艳:并不是因艳丽而美。
  • 映断:映照远方,似乎把长天一分为二。
  • 粉靥:形容花瓣如同美人的面颊,娇嫩。
  • 窗钱:窗台上金属的钱币,形容微微的光影。
  • 多情:指多情的人,情感丰富。
  • 罗浮:指罗浮山,常被视为仙境,象征梦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渭,字文长,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常以豪放和清新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末动荡时期,徐渭的诗中常渗透对现实的思考与个人的情感,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诗歌鉴赏:

《月下梨花 其四》是一首充满情感与自然意象的诗作,通过月光与梨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以“壁月流空霁色扬”引入,月光如水般洒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梨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动人,透出一种温柔的美感。

诗中提到的“摇寒隔院非关艳”,则暗示了美并非表面的艳丽,而是在心灵深处的共鸣。紧接着,作者以“粉靥团团新出洗”展现了梨花的新鲜,仿佛经过春雨的洗礼,焕发出新的生机。

最后两句则充满了感伤与错觉,“多情错认梅花夜”表明诗人在夜色中误将梨花当作梅花,反映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清丽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与深切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壁月流空霁色扬”:描绘月光映照在墙壁上的清亮,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梨英当夕弄青阳”:在黄昏时分,梨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动人。
  • “摇寒隔院非关艳”:隔着院子的影子摇曳,并不是因为艳丽。
  • “映断长天别有芳”:月光映照在天空,透出一种不同寻常的芳香。
  • “粉靥团团新出洗”:描绘花瓣如美人的脸,刚被雨水洗过。
  • “窗钱一一暗浮霜”:窗台上微弱的光影,似乎被霜气笼罩。
  • “多情错认梅花夜”:多情的人在夜中误以为是梅花。
  • “教进罗浮梦里觞”:醉入梦中,仿佛置身于罗浮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梨花比作美人的面颊,突出其娇嫩。
  • 拟人:描绘月光与梨花的互动,使自然具有人性。
  • 对仗:整首诗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月光和梨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情感的追忆,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美好时光的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着清冷、宁静与孤独。
  • 梨花:代表纯洁、美丽与生命的短暂。
  • 寒影:暗示着寂寞与思念。
  • 梅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壁月”指的是什么?

    • A. 墙壁上的月亮
    • B. 一种香料
    • C. 一种花
    • D. 壁纸
  2. 诗中“多情错认梅花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失望
    • B. 怀念
    • C. 喜悦
    • D. 愤怒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月光的美景,表达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而《月下梨花 其四》则更多着眼于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交织。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徐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