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萧山任千之成进士归里作此词以赠之》
时间: 2025-04-27 22:43:50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贺新郎 萧山任千之成进士归里作此词以赠之
作者: 宋琬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我爱任公子。把珊瑚纶竿垂处,六鳌连起。三百人中君最少,赋奏天颜有喜。暂劳汝烹鲜妙指。杏苑看花青丝骑,敧帽檐蹋遍长安市。喧骤贵,洛阳纸。宫袍画锦高阳里。恰湘湖蒪丝正熟,故人来止。一笑登堂开家酿,盘有青梅朱李。鸡再唱老夫醉矣。万里长风方破浪,羡龚黄事业从兹始。天下士,独卿耳。
白话文翻译:
我爱任公子,喜欢他把珊瑚和纶竿垂在水边,六鳌山连绵起伏。在三百个人中,你是最少的那一个,赋诗奏乐,天上的神灵也为你开心。暂时让你来烹饪美味的鲜鱼。春天的杏花园,青丝在骑马,帽子斜着,踏遍了长安城。喧闹的贵族,洛阳纸。宫里的华美袍子,像高阳的锦绣。正好在湘湖,蒪丝正熟,老朋友来访。我微笑着登堂,开瓶家酿,盘中有青梅和朱李。鸡再次鸣叫,老夫我已醉了。万里长风正在破浪,羡慕龚黄的事业,从此开始。天下的士人,唯有你最出众。
注释:
字词注释:
- 任公子:指任千之,文中对他的称呼。
- 珊瑚纶竿:指的是渔具,寓意与大海相关的美好生活。
- 六鳌:指的是六鳌山,象征着壮丽的自然景观。
- 天颜:指天子的面容,表示受到皇帝的喜爱。
- 杏苑:杏树成林的地方,寓意春天的美好。
- 青丝骑:年轻的骑士,象征青春活力。
- 长安市:即长安城,古代的繁华之地。
典故解析:
- 龚黄:指的是古代杰出的人物,象征成就与理想。诗中提及他,是对任公子未来的期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琬,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优美的意象而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任千之考取进士归来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贺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尊重与期待。
诗歌鉴赏:
《贺新郎》以欢快的语调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任千之的快乐与成就,展现了诗人与任公子之间深厚的友情。整首词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珊瑚纶竿”、“杏苑看花”等,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色彩,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诗中对任公子的赞美不仅是对其个人成就的认可,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饮酒、看花的描写,诗人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乐趣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爱任公子:开篇直入主题,表达对任千之的喜爱与赞赏。
- 把珊瑚纶竿垂处,六鳌连起:描绘自然景观,象征自由与成就。
- 三百人中君最少:突出任公子的独特与杰出。
- 赋奏天颜有喜:表现出任公子受到天子的赏识。
- 暂劳汝烹鲜妙指:邀请友人共赏美味,展现友谊。
- 杏苑看花青丝骑:描绘春天的美好,象征青春活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好事物与自然相联系,提高了诗的意象美。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友人的祝贺与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友情、理想与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珊瑚:象征美好与珍贵。
- 长安:象征繁华与历史。
- 青梅朱李:象征乡间的自然美与朴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任公子”指的是谁?
- A. 任千之
- B. 宋琬
- C. 龚黄
-
诗中“杏苑”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美好
- B. 秋天的丰收
- C. 冬天的寒冷
-
诗歌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 A. 忧伤
- B. 喜悦
- C. 愤怒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高》相比,宋琬的《贺新郎》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友谊的表达,而《登高》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时局的感慨。两者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