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电止对烛》
时间: 2025-01-26 23:41: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 电止对烛
作者: 卢青山
兀立擎孤烛。照长腰畸躯入壁,背如虾曲。窗外喧豗车马涌,幻眩霓灯万束。来袭我伶仃一屋。屋里残书形恍惝,似犹疑欲语前还缩。风偶过,烛一蹙。今宵梦向何方宿?想空山欹松为枕,浸溪以足。漫起苍岚千万里,渺渺川原林麓。正明月光如雨瀑。更梦梦魂离体舞,向长空明月相飘逐。烛忽堕,黑如扑。
白话文翻译
孤独的烛光高高竖立,照亮着这不规则的身影,身形如同虾子般弯曲。窗外车马嘈杂,霓虹灯光闪烁如幻影,涌入这个空荡荡的房间。屋内只有残缺的书本,模糊不清,似乎犹豫着想要说话,却又缩了回去。风偶尔吹过,烛光微微颤动。今夜的梦将飘向何方?想象着在空山中松树为枕,溪水浸足。浩渺的苍岚延绵千里,川原与林麓渺渺相连。明亮的月光如同雨水般倾泻而下。更有梦中,魂魄脱离身体,向着明亮的月空飘去。烛光忽然熄灭,黑暗如同扑来。
注释
- 兀立:孤立地站着。
- 擎:高举。
- 长腰畸躯:身材瘦长且不匀称。
- 虾曲:形状像虾一样弯曲。
- 喧豗:嘈杂、喧闹。
- 伶仃:孤独无依。
- 恍惚:模糊不清,精神恍惚。
- 烛一蹙:烛光轻微颤动。
- 苍岚:青色的山岚,象征着遥远的自然景象。
- 离体舞:灵魂出窍,似在舞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青山,现代诗人,关注个体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其作品多反映当代人的生活状态与心理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对个人孤独感的深刻体验中,反映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感到孤立无援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贺新郎 电止对烛》通过对孤独的细致描绘,展现了现代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渴望。诗人以“孤烛”作为引子,象征着个体在喧嚣世界中的孤立无援。烛光的闪烁与外界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窗外的车马喧嚣与霓虹灯的幻影,使得屋内的宁静更加显得可贵又脆弱。屋内的书籍虽有残缺,却反映了人类对知识与沟通的渴望。然而,在风的轻拂中,烛光的微弱颤动暗示着不安与不确定,仿佛在诉说着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后半部分的意象转换尤为引人注目,诗人通过想象自己在空山之中、溪边浸足,构建了一种理想化的宁静与归宿感。而明亮的月光如雨纷洒,象征着希望与梦想。最终,当烛光熄灭,黑暗将一切吞噬,预示着孤独与无助的终极归宿。这种对比与转折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高潮,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兀立擎孤烛:描绘了烛光的孤独状态,暗示诗人的孤独感。
- 照长腰畸躯入壁,背如虾曲:形象地刻画了诗人不堪的姿态,反映出内心的挣扎。
- 窗外喧豗车马涌,幻眩霓灯万束:外界的热闹与内心的孤寂形成对比,增添了孤立感。
- 来袭我伶仃一屋:强调诗人的孤独环境。
- 屋里残书形恍惝:书籍的残缺暗示对知识的渴望与无奈。
- 风偶过,烛一蹙:强调烛光的脆弱与不稳定。
- 今宵梦向何方宿?:提出对未来与梦想的疑问,反映内心的不安。
- 想空山欹松为枕,浸溪以足:渴望一种宁静的归宿。
- 漫起苍岚千万里:展现自然的广阔与诗人内心的渴望。
- 正明月光如雨瀑:象征着希望与梦想的光辉。
- 更梦梦魂离体舞:表现出对自由与逃避现实的渴望。
- 烛忽堕,黑如扑:结尾的黑暗象征着孤独的终结。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烛光与人的孤独相提并论,生动形象。
- 拟人:烛光的微颤似乎在表达诗人的情感。
- 对仗:如“长腰畸躯”、“伶仃一屋”,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内心挣扎以及对理想归宿的渴望。通过对比外界的喧闹与内心的孤独,诗人揭示了现代人在繁忙生活中所面临的精神困境。同时,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反映出诗人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烛:象征孤独与脆弱。
- 车马:喧嚣的城市生活。
- 残书:对知识的渴求与内心的迷茫。
- 明月:希望与梦想的象征。
- 苍岚:自然的广袤,诗人理想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爱情
- B. 孤独与渴望
- C. 自然
-
“烛一蹙”中“蹙”字的意思是什么?
- A. 下降
- B. 收缩、颤动
- C. 闪烁
-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着什么?
- A. 失落
- B. 希望与梦想
- C. 恐惧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描写孤独与思念。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诗词对比:
- 《贺新郎 电止对烛》与《静夜思》:两首诗都体现了孤独与内心挣扎,前者更关注现代人的孤独感,后者则通过月亮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意象与情感上各具特色,却又有着相似的孤独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现代诗歌鉴赏》:对现代诗的分析与理解。
- 《唐诗三百首》:了解古典诗词的魅力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