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西子相思切》
时间: 2025-02-04 13:36:42意思解释
诗词原文展示:
贺新郎·西子相思切
作者:史达祖
西子相思切。
委萧萧风裳水佩,照人清越。
山染蛾眉波曼睩,聊可与之娱悦。
便莫赋湘妃罗袜。
怕见绿荷相倚恨,恨白鸥占了凉波阔。
拣凉处,放船歇。
道人不是尘埃物。
纵狂吟魂魄,吹乱一巾凉发。
不觉引杯浇肺渴,正要清歌骇发。
更坐上其人冰雪。
截取断虹堪作钓,待玉奁今夜来时节。
也胜钓,石城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对西子(西湖)深切的思念之情。轻柔的风拂动着衣裳,湖水清澈如镜,映照着人影。山色如同美人的眉眼,波光粼粼,让我感到愉悦。可我却不想再写湘妃的罗袜,因为怕见到绿荷旁的怨恨,更恨那白鸥占据了宽阔的凉波。找一个凉快的地方,停下船来。人间的事物都是尘埃,但我却想纵情吟唱,任思绪飞扬。喝酒解渴,正要高歌时,坐在身边的正是那位冰雪般的人。希望能像钓鱼一样,能够在这个夜晚等待她的到来。即使是这样的时刻,也胜过在石城看月的美好。
注释:
- 西子:指西湖,传说中的西子(西施)在此地。
- 蛾眉:形容女子的眉毛,诗中用来比喻山的轮廓。
- 湘妃:指湘妃竹,是一种植物,诗中提到她的罗袜是为了表达对美的追忆。
- 凉波:指水面清凉的波纹。
- 道人:指超脱尘世的人,暗指诗人自身。
- 玉奁:美人的妆台,比喻美丽的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达祖(生卒年不详),宋代词人,擅长词作,作品多以抒情见长。他的词风清新雅致,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政治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和内心的思念,寄托了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贺新郎·西子相思切》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词人对西湖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爱情的深切思念。开篇以“西子相思切”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西湖的情感连接。词中描绘了清风、湖水、山影等自然景观,巧妙地将这些元素与情感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沉的氛围。
诗人通过“委萧萧风裳水佩,照人清越”等句子,描绘出了一幅静谧的湖面景象,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接着,诗人提到“便莫赋湘妃罗袜”,显示出他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对现实的思考。
诗中“道人不是尘埃物”一句,表明了诗人对尘世的超然态度,渴望在诗歌中找到自我。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西湖的赞美,也有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反映出宋词的典雅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子相思切:直接点出对西湖的深情怀念。
- 委萧萧风裳水佩,照人清越:描绘了清风拂过水面,水中倒影的美丽景象。
- 山染蛾眉波曼睩:将山的轮廓比作美人的眉眼,形象生动。
- 聊可与之娱悦:表达了与西湖美景相伴的愉悦感。
- 便莫赋湘妃罗袜:不想写与湘妃有关的题材,显示出对过往的淡然。
- 怕见绿荷相倚恨,恨白鸥占了凉波阔:表达了对美好情景的复杂情感。
- 拣凉处,放船歇:寻找凉快的地方停船,象征着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道人不是尘埃物:诗人自视超然,表现出一种脱俗的态度。
- 纵狂吟魂魄,吹乱一巾凉发:表达了对自由吟唱的渴望。
- 不觉引杯浇肺渴:借酒浇愁,释放内心的渴望。
- 更坐上其人冰雪:暗指心中所爱的人。
- 截取断虹堪作钓:将美景比作钓鱼的乐趣。
- 待玉奁今夜来时节:期待美好时刻的到来。
- 也胜钓,石城月:即使在石城看月亮的美好时刻也不及此时此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染蛾眉”,形象生动。
- 拟人:如“照人清越”,赋予自然景观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拣凉处,放船歇”,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对爱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子:象征美丽与思念。
- 蛾眉:象征女性的柔美与自然的和谐。
- 湘妃:代表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
- 凉波:象征心灵的宁静与舒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西子”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西湖
- B. 西安
- C. 西山
-
诗中提到的“蛾眉”主要用来比喻什么?
- A. 山
- B. 水
- C. 佳人
-
诗人对湘妃的罗袜有什么态度?
- A. 喜欢
- B. 不想赋诗
- C. 懷念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词,表达了对月亮和思乡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与《贺新郎·西子相思切》,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但辛弃疾更加强调了个人的英雄气概,而史达祖则更注重内心的细腻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史达祖词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深入理解《贺新郎·西子相思切》这首词的美妙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