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慕名人似蚁贪膻》

时间: 2025-04-27 04:53:34

慕名人似蚁贪膻。

扰扰几时闲。

输我吴松江上,一帆点破晴烟。

青莎卧月,红鳞荐酒,一醉陶然。

此是人间蓬岛,更於何处求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朝中措·慕名人似蚁贪膻
作者: 张抡 〔宋代〕

慕名人似蚁贪膻。扰扰几时闲。
输我吴松江上,一帆点破晴烟。
青莎卧月,红鳞荐酒,一醉陶然。
此是人间蓬岛,更於何处求仙。

白话文翻译:

慕名而来的人就像贪食的蚂蚁,吵吵嚷嚷,何时才能安闲?
如果让我在吴松江上,乘一帆小舟,轻轻划破晴天的烟雾。
在青色的莎草下卧月,红色的鱼鳞上荐酒,痛痛快快地喝一场。
这里就是人间的蓬莱仙岛,哪里还需要去寻求仙境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慕名:因名声而来。
  • 蚁贪膻:比喻人们贪恋美好事物的情形。
  • 扰扰:纷扰、喧闹的样子。
  • 吴松江:指江南的吴松江,风景秀丽。
  • 一帆:形容小船,轻快。
  • 青莎:青色的莎草,生长在水边。
  • 红鳞:指鱼的鳞片,形容鱼的鲜艳。
  • 陶然:形容陶醉,心情愉悦。
  • 蓬岛:传说中的仙境,代表理想的生活。

典故解析:

  • 蓬莱: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长生不老和理想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抡,宋代诗人,有着丰富的文学修养,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是诗人在游历江南时对人生、自然及理想境界的感悟。随着社会的变化,文人们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愈加浓厚,诗中表现了这一情绪。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人们追名逐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喧嚣尘世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开篇以“慕名人似蚁贪膻”,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如蚂蚁般涌向名利的情景,喻示了对名利的贪婪与追逐。接着,作者渴望在吴松江上乘舟游玩,体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后半部分则通过“青莎卧月,红鳞荐酒”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陶醉于自然与饮酒的快感。最后一句“此是人间蓬岛,更於何处求仙”更是点明了诗的主题,表达了对人间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外桃源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慕名人似蚁贪膻:形象地表现出追求名声的人的众多与贪婪。
  2. 扰扰几时闲:反映出诗人的烦恼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3. 输我吴松江上:表达了希望在美丽的江边悠然自得的愿望。
  4. 一帆点破晴烟:描绘轻舟划过水面,如同打破宁静的水面,生动形象。
  5. 青莎卧月,红鳞荐酒: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现出一种恬静与愉悦的生活。
  6. 此是人间蓬岛,更於何处求仙:点明主题,强调人间的美好生活本身就是理想的仙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蚁贪膻”比喻人们对名利的渴望。
  • 对仗:如“青莎卧月,红鳞荐酒”,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传达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名利的厌倦和对闲适、自然生活的向往,强调人间的美好生活便是理想的仙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贪婪与追名逐利。
  • 吴松江:代表美丽的自然景观。
  • 青莎、红鳞:象征自然的美好与诗人的闲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慕名人似蚁贪膻”中的“蚁”象征了什么?

    • A. 忍耐
    • B. 贪婪
    • C. 安静
    • D. 努力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青莎”是指_____

  3.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追求。(对/错)

答案:

  1. B
  2. 青色的莎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生活享乐的态度,但更多的是豪放与激昂。
  • 杜甫《月夜忆舍弟》:则反映出对亲情的思念,与张抡的闲适追求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