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楼春·和伯宛韵》
时间: 2025-01-25 23:01: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寿楼春·和伯宛韵
作者: 章钰 〔清代〕
招词流秦黄。趁遨头酒后,婪尾花旁。
别启芝田閒馆,絮愁他乡。银烛短,罗裙长。
数平生一般悲凉。是偷笛生涯,谥箫身世,重遇褪红娘。
歌哀郢,怀沈湘。尽拗莲捣麝,臣本非狂。
除却画梁双燕,与谁商量。身稊米,心空桑。
漫推寻谷臧羊亡。已辜负浓春,来吟玉溪荀令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酒后独自沉浸在花边的情境中,回忆起过去的悲欢离合。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提到银烛和罗裙,暗示了宴会的欢愉和往日的美好。无奈之中,诗人感到孤独和失落,想起了古代的名曲与历史人物,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结尾则是对春天的惋惜和对往事的无奈。
注释:
- 招词:指的是宴席上的词曲。
- 流秦黄:形容词,意指流行的音乐或曲调。
- 芝田:古代名士居住的地方,象征着诗人的怀念。
- 银烛:象征着宴席的光亮和欢愉。
- 罗裙:指女子的长裙,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 重遇褪红娘:提到历史人物,可能是指某位情人或爱慕之人。
- 蓉捣麝:指用莲花捣制麝香,暗示爱情的细腻与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章钰,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闻名,善于表达内心情感与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经济繁荣但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反映了对社会变迁的不安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寿楼春·和伯宛韵》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宴席后独自对往事的追忆,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细腻情感。诗中通过对酒、花、银烛等意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华美却又略显凄凉的氛围。诗人用“招词流秦黄”引出宴席的热闹,接着转入个人情感的深邃,体现了他对过去的缅怀与对现实的无奈。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尤其是“除却画梁双燕,与谁商量”一句,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诗的最后,诗人自问“身稊米,心空桑”,更是将那种对生活无奈的感慨推向高潮,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结构严谨,情感层次分明,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人生无常的反思,体现了清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招词流秦黄:开篇即描绘宴席的热闹场景,引入诗的主题。
- 趁遨头酒后,婪尾花旁:酒后放松,闲情逸致,但又隐含着对往事的思考。
- 别启芝田閒馆,絮愁他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他乡的惆怅。
- 银烛短,罗裙长:对比宴席的短暂与美好回忆的悠长。
- 数平生一般悲凉:感叹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悲凉。
- 是偷笛生涯,谥箫身世:提及音乐与情感的交织,似乎在渴望重温旧梦。
- 重遇褪红娘:怀念过去的情人,感叹人生的无常。
- 歌哀郢,怀沈湘:提及古代的悲歌与历史人物,增添了诗的厚重感。
- 尽拗莲捣麝,臣本非狂:强调爱情的珍贵与自己内心的清醒。
- 除却画梁双燕,与谁商量:孤独感加深,诗人自问。
- 身稊米,心空桑:物质上的富足与内心的空虚形成鲜明对比。
- 漫推寻谷臧羊亡:对失去的惋惜与对未来的迷茫。
- 已辜负浓春,来吟玉溪荀令香:最后以春天的惋惜结束,回归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银烛短,罗裙长”对比,表达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持久。
- 拟人:将情感与自然结合,增强诗的感染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时光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银烛:象征着宴席的欢乐与短暂。
- 罗裙:代表着美丽的女子,承载着旧日的情感。
- 莲花:象征爱情的纯洁与珍贵。
- 画梁双燕:暗示温馨的家庭和美好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银烛”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欢乐与短暂
C. 悲伤 -
“身稊米,心空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物质富足
B. 内心空虚
C. 幸福快乐 -
诗人对往事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忘却
B. 感慨与追忆
C.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章钰与李清照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但章钰更倾向于对历史的引用,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个体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