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一首示子侄》

时间: 2025-01-10 19:35:06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为学一首示子侄
作者: 彭端淑 〔清代〕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白话文翻译

天下的事情有难和容易之分吗?去做的话,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不去做的话,简单的事情也会变得困难。
人的学习有难和容易之分吗?去学习的话,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不学习的话,简单的事情也会变得困难。
我的资质昏庸,不及他人;我的才能平庸,不及他人。若每天努力学习,持之以恒,最终会有所成就,而不知道自己是否昏庸与平庸。
我的资质聪慧,胜过他人;我的才能敏捷,胜过他人。若不加以利用,这与昏庸和庸才又有什么区别呢?
圣人的教诲,最终传到鲁国。不过,聪明与愚笨、敏锐与平庸的用处,岂能有常定之法呢?
蜀地有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有。
贫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样?”
富和尚说:“你凭什么去?” 贫和尚说:“我带着一瓶一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多年想买船下去,仍然未能,你凭什么去?”
第二年,贫和尚从南海归来,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感到羞愧。
西蜀去南海,不知有几千里,富和尚却无法到达,而贫和尚却成功了。
人的立志,岂能不及蜀地的和尚呢?
因此,聪明和敏捷可以依赖,但不能过于依赖;自以为聪明和敏捷而不学习的人,最终会自取灭亡。
昏庸和无能是可以限制但又不能完全限制的;不自限自己的昏庸与无能,而努力学习不懈的人,才是真正有力量的人。


注释

  1. :指愚昧、无知。
  2. :指平庸、普通。
  3. 南海:古代对南方海域的称谓,象征远方的理想或目标。
  4. 瓶与钵:瓶指水,钵指盛饭的器具,象征简单的生活所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彭端淑(约1774-1855),字子佩,号东山,清代人,曾任翰林院编修,精于诗词和古文。其作品多探讨人生哲理和教育。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清代,正值传统文化与新思想交汇的时期,彭端淑借此诗表达对学习态度的思考,鼓励后辈不懈努力。


诗歌鉴赏

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以简练的语言,深入探讨了学习过程中的难易之分。开篇便提出“难者易、易者难”的辩证关系,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对比贫和尚和富和尚的故事,揭示了立志与努力的重要性。贫和尚虽简陋,却因勇于追求目标而成功;而富和尚虽有资源,却因懒惰而无法实现愿望。诗人在阐述道理之余,细腻地传达了对学习的深刻理解,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退缩,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诗中使用了诸多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使得论述更加生动有力。彭端淑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入的哲理,使人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整首诗兼具哲理性与文学性,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下事有难易乎?”:提出问题,探讨事物的本质。
  2.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强调行动的重要性。
  3.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自谦,承认自身的不足。
  4.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强调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5. “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说明聪明与敏捷之才的双刃剑特性。

修辞手法

  • 对比:贫和尚与富和尚的对比,突出立志的重要性。
  • 排比:多次使用“则…亦…”的句式,加强论述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坚定的信念与持之以恒的努力。通过对比不同人的境遇,展现出知识与行动的巨大力量,鼓励后辈追求进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南海:象征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2. 瓶与钵:代表生活的基本需求,简单而充实的生活方式。
  3. 聪与敏:象征智力和才能,表现在学习与成长中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 诗中提到的“贫和尚”与“富和尚”分别象征什么?
      • A. 有钱与没钱
      • B. 努力与懒惰
      • C. 知识与无知
  2. 填空题

    • 诗中提到,若不自限其____,而努力不倦者,自力者也。
  3. 判断题

    • 诗中强调聪明和敏捷可以完全依赖。(对/错)

答案

  1. B
  2. 昏,庸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劝学》 - 颜真卿,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 《登高》 - 杜甫,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对比

  • 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探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但彭端淑更侧重于学习与努力,而陶渊明则描绘一个理想的隐居生活。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集》
  2. 《中国古代哲学史》
  3. 《学习与成长的智慧》

相关诗句

天下事有难易乎?下一句是什么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上一句是什么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下一句是什么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上一句是什么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下一句是什么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上一句是什么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下一句是什么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上一句是什么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下一句是什么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上一句是什么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下一句是什么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上一句是什么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下一句是什么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上一句是什么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下一句是什么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上一句是什么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下一句是什么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上一句是什么

天下事有难易乎?下一句是什么

为之,上一句是什么

为之,下一句是什么

则难者亦易矣;不为,上一句是什么

则难者亦易矣;不为,下一句是什么

则易者亦难矣。上一句是什么

则易者亦难矣。下一句是什么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上一句是什么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下一句是什么

学之,上一句是什么

学之,下一句是什么

则难者亦易矣;不学,上一句是什么

则难者亦易矣;不学,下一句是什么

则易者亦难矣。上一句是什么

则易者亦难矣。下一句是什么

吾资之昏,上一句是什么

吾资之昏,下一句是什么

不逮人也,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