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傅与砺佐使安南》
时间: 2025-01-10 23:20: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傅与砺佐使安南
宋沂 〔元代〕
皇帝三年颁正朔,使君万里向交州。
瑶池天阔龙光漏,铜柱云低蜃气收。
陆贾独能持节往,终军因得弃繻留。
幕中为惜悬河辩,毛遂归来坐上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傅与砺出使安南的送别之情。皇帝在位三年,颁布了新的历法,使者万里奔赴交州。瑶池的天空辽阔,龙光透出,铜柱上云层低垂,蜃气渐渐消散。陆贾是唯一一个能够持节出行的人,终军则因为不舍得离开而留下。幕中惜别的人们,为了珍惜那悬河上的辩论,毛遂归来后高坐于上,显得格外自信。
注释
- 皇帝三年颁正朔:指的是皇帝在位三年后,宣布新的历法。
- 使君:指出使的官员,此处为傅与砺。
- 瑶池: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美好的地方。
- 龙光:形容光辉的景象。
- 铜柱:可能指某种标志或纪念的结构。
- 陆贾:历史人物,以持节出使而闻名。
- 终军:指的是终军之事,意指因情感依依不舍而留下。
- 毛遂:指历史上著名的毛遂自荐,表示自信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沂,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历史典故的熟悉而著称。其作品多描绘山水、风物及人情,常带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反映了当时朝廷派遣使者出使的情况,表现了对外交关系的重视以及对使者的期望和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出使安南的傅与砺的送别,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开头两句通过描写皇帝的决策与使者的远行,传达出一种庄严和历史的厚重感。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瑶池和铜柱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清新而又辽阔的自然景象,与出使的使命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壮阔的气氛。
陆贾与终军的提及,使得诗歌具有了历史的厚度和人文的关怀。陆贾的持节出行,象征着忠诚与责任,而终军的留守则体现了对家国的眷恋和不舍之情。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毛遂的自信归来,暗示了对使者成功的期许,并以此鼓舞士气,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也有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皇帝三年颁正朔:表明时间背景,皇帝施政的重大决策。
- 使君万里向交州:强调出使的远途与使命。
- 瑶池天阔龙光漏:描绘自然景象,渲染出发前的美好。
- 铜柱云低蜃气收:通过云雾的变化,暗示出行的艰难。
- 陆贾独能持节往:历史人物的典故,象征忠诚与责任。
- 终军因得弃繻留:表现对家国的依恋与不舍。
- 幕中为惜悬河辩:表达对辩论的珍惜与重视。
- 毛遂归来坐上头:以成功归来激励他人,传达乐观情绪。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瑶池天阔”与“铜柱云低”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事,增添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出使安南的主题,展现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与对友人的祝福,情感真挚,具有激励人心的力量。
意象分析
- 瑶池:象征美好的理想和远方。
- 龙光:代表光辉和希望。
- 铜柱:象征历史的厚重与不变的精神。
- 陆贾、终军、毛遂:历史人物的象征意义,体现忠诚、责任和自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使君”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陆贾
- B. 终军
- C. 傅与砺
- D. 毛遂
-
“瑶池”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自然美景
- B. 理想与远方
- C. 历史的厚重
- D. 家国的眷恋
答案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王维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诗词对比
- 《送友人》:表达友人离别的情感,与《送傅与砺佐使安南》的送别主题相近,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是送别诗,着重描绘人生的离合与壮志,展现了更为广阔的历史与人文内涵。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