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时间: 2025-01-10 22:53:44

薄寒恻恻到孤衾。

依约觉秋深。

未必便是秋深。

是瘦骨支愁不禁。

三更好梦,五更恶梦,一例费沉吟。

何必更沉吟。

断梦也无从再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薄寒恻恻到孤衾。
依约觉秋深。
未必便是秋深。
是瘦骨支愁不禁。
三更好梦,五更恶梦,
一例费沉吟。
何必更沉吟。
断梦也无从再寻。

白话文翻译:

寒意微凉,似乎透过孤单的被褥。
隐隐约约感到秋天已经深了。
但未必真的是秋深。
这只是瘦弱的身体支撑不住愁绪。
三更时分有好梦,五更又来恶梦,
都让我费尽心思去思索。
何必再去沉吟呢?
梦已断绝,再也无法寻回。

注释:

  • 薄寒:微薄的寒意。
  • 恻恻:形容寒冷的样子。
  • 孤衾:孤单的被褥,指一个人独自入睡。
  • 瘦骨:形容身体瘦弱,暗示忧愁的累积。
  • 三更:夜深时分,指午夜时分。
  • 五更:指黎明前的时间。
  • 沉吟:思考、回忆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大白(1880-1942),原名刘景天,近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他的诗歌风格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追求自由与个性,常用清新的语言表现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太常引》写作于刘大白的创作高峰期,反映了他对人生、孤独和梦境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孤独。

诗歌鉴赏:

《太常引》通过简单的语言描绘了深秋的孤寂和内心的忧愁。诗的开头“薄寒恻恻到孤衾”便巧妙地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对时间的流逝和梦境的追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梦境的渴望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未必便是秋深”一句,揭示了诗人对自我感受的怀疑,暗示着内心的不安和挣扎。接下来的“瘦骨支愁不禁”,则将身体的虚弱和心灵的愁苦结合在一起,强调了情感的深度。诗的结尾部分,诗人似乎在自我反思,质疑沉吟的意义,表现了对梦境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秋意的感知到梦境的思考,再到对人生无常的叹息,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哲理性,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与对孤独的深切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薄寒恻恻到孤衾:寒意微冷,感觉到一丝孤独的气息。
  2. 依约觉秋深:隐隐约约意识到秋天已经深了。
  3. 未必便是秋深:这并不一定是秋天的深刻感受。
  4. 是瘦骨支愁不禁:或许是因为身体的疲惫支撑不住忧愁。
  5. 三更好梦,五更恶梦:午夜的梦美好,黎明的梦却恶劣。
  6. 一例费沉吟:每个梦都让我消耗心思去思索。
  7. 何必更沉吟:何必再继续思考呢?
  8. 断梦也无从再寻:梦已经断绝,无法再寻回。

修辞手法:

  • 拟人:把寒意与孤独的感觉赋予生命,增强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三更好梦,五更恶梦”,增添了诗的节奏感和对比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孤独、忧愁和梦境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在深秋时节对生命的感悟和对逝去梦境的追寻,揭示了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的凋零与内心的空虚。
  • :代表希望与失落,体现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现实的逃避。
  • 寒意:象征孤独与心灵的冷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薄寒恻恻”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气氛?

    • A. 温暖
    • B. 寒冷
    • C. 舒适
    • D. 热烈
  2. 诗中提到的“三更”和“五更”分别指的是什么?

    • A. 早晨和黄昏
    • B. 半夜和黎明
    • C. 中午和晚上
    • D. 傍晚和午夜
  3. 诗人对梦的态度是?

    • A. 期待
    • B. 怀疑
    • C. 忽视
    • D. 失望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思乡与孤独的情感。
  • 《月夜忆舍弟》杜甫: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与生活的艰辛。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大白的《太常引》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孤独情感,但刘大白更多表现内心的愁苦与思考,而李白则着重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研究》
  • 《刘大白与他的诗歌世界》
  • 《现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