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时间: 2025-01-26 00:27: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烛影摇红
作者:朱祖谋 〔清代〕
叠鼓沈阴,粉梅飘昼馀寒酽。
社前双燕不归来,梁画凝尘掩。
容裔丝杨翠飐,怯东风新愁潋潋。
才收镫火,未结秋千,芳情凄艳。
无故黄莺,背人啼湿沈香槛。
一春欢事水东西,除酒消愁靥。
别梦银屏万感,正移心筝弦未敛。
笑声归路,洒面狂花,黄昏尘黯。
白话文翻译
全诗可以理解为:
阴云密布,鼓声沉闷,粉色梅花在寒冷的午后轻轻飘落。社前的双燕未归,梁上的画面被尘埃覆盖。杨柳在风中轻轻摇曳,东风中夹杂着新愁荡漾。刚刚熄灭的灯火,秋千尚未架好,芳情已显得凄凉。无缘的黄莺在香槛上啼鸣,湿润的香气弥漫。一春的欢愉在东西水面上流淌,唯有酒能消愁。离别的梦境千丝万缕,心中琴弦还未收拢。欢笑声伴随归途,面上洒满了狂风中的花瓣,黄昏显得黯淡无光。
注释
- 叠鼓:重叠的鼓声,形容气氛压抑。
- 沈阴:沉重的阴云。
- 寒酽:冷淡的酒,指寒冷的气候。
- 社前:社是祭祀的地方,前面指社前的燕子。
- 凝尘:尘埃凝聚,形容静默。
- 芳情:花香和情意,指美好的情感。
- 沈香槛:用沈香制作的窗槛,形容环境的优雅。
- 银屏:指银色的屏风,象征梦境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祖谋,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和文化交融的时代。他的诗风清丽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情感细腻且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诗人感受到自然变迁带来的愁苦与思绪,结合个人经历与社会环境,表达对生命流逝与情感离愁的感慨。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出春末夏初的时节转换,以及随之而来的离愁别绪。诗的开头以“叠鼓沈阴”引入,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分别与孤独。接着,诗人描绘了飘落的梅花与未归的双燕,借助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内心的忧愁。
诗中反复出现的“新愁”、“凄艳”等词语,强调了诗人在面对此刻情感时的脆弱与无奈。特别是“无故黄莺,背人啼湿沈香槛”,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愁苦的环境与人心的孤独。诗的最后,随着“黄昏尘黯”的落幕,整个诗篇在沉重的氛围中结束,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哀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叠鼓沈阴:鼓声重叠,阴云密布,暗示内心的压抑。
- 粉梅飘昼馀寒酽:梅花在寒冷的午后飘落,象征生命的脆弱。
- 社前双燕不归来:燕子未归,象征离别与失落。
- 梁画凝尘掩:画面被尘埃覆盖,暗示美好事物的消逝。
- 容裔丝杨翠飐:杨柳摇曳,象征生命的轻盈与脆弱。
- 怯东风新愁潋潋:东风中夹杂新愁,情感逐渐加深。
- 才收镫火,未结秋千:灯火刚熄,秋千尚未架好,表达情感的未尽与期待。
- 芳情凄艳:花香凄美,暗示内心的孤独。
- 无故黄莺,背人啼湿沈香槛:黄莺啼鸣,象征无缘的悲伤。
- 一春欢事水东西:春天的欢愉在水面上流淌,象征时间的流逝。
- 除酒消愁靥:借酒消愁,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 别梦银屏万感:离别的梦境如银屏般美好,情感复杂。
- 正移心筝弦未敛:心中情感尚未收拢,暗示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
- 笑声归路,洒面狂花:欢笑伴随归途,花瓣洒落,象征美好与伤感并存。
- 黄昏尘黯:黄昏的黯淡,暗示生活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黄莺”、“梅花”等自然意象,比喻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如“黄莺啼鸣”。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末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生命流逝与情感离愁的深刻感受,揭示了人在自然变迁中的脆弱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 双燕:象征离别与期盼。
- 杨柳:象征轻盈与柔情。
- 黄莺:象征孤独与无缘。
- 灯火:象征希望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叠鼓”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A. 欢乐的氛围
B. 沉闷的气氛
C. 舒适的环境
答案:B -
“黄莺”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欢乐
B. 孤独
C. 希望
答案:B -
诗中“未结秋千”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完美的结束
B. 期待与未尽
C. 无忧无虑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诗人通过月亮的意象表达思乡之情,而朱祖谋的《烛影摇红》则通过春末的自然景象表达对离愁别绪的深思。两者都在自然中寻求情感的寄托,但主题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朱祖谋诗文集》
- 《古典诗词鉴赏》
此内容为对《烛影摇红》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