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其一》

时间: 2025-01-26 01:40:28

折柳西园,樱花如雪缃桃小。

春池碧草澹诗魂,欲逐游丝袅。

清梦燕云恨绕。

写难就、龙归怨调。

自拈湘管,谁吹玉笛,低吟侧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烛影摇红 其一
折柳西园,樱花如雪缃桃小。
春池碧草澹诗魂,欲逐游丝袅。
清梦燕云恨绕。写难就龙归怨调。
自拈湘管,谁吹玉笛,低吟侧帽。


白话文翻译:

在西园折柳,樱花如雪,缃桃娇小。
春天的池塘碧草如茵,淡淡的诗意在心头,想要追随那游丝轻飘。
清梦中燕云缭绕,写作艰难,难以表达那对龙归的怨恨。
我随手拿起湘管,谁在吹那玉笛,低声吟唱着,斜戴着帽子。


注释:

字词注释:

  1. 折柳:指折断柳枝,柳树常被用来寄托离别之情。
  2. 樱花如雪:形容樱花盛开时洁白如雪的样子。
  3. 缃桃:指的是颜色鲜艳的桃花。
  4. 春池碧草:春天的池塘和青翠的草地,营造出一种明媚的春景。
  5. 游丝:春天的轻丝,象征着轻盈飘逸的感觉。
  6. 清梦:指清晰的梦境。
  7. 燕云:指燕子和云,常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8. 湘管:古代一种乐器,通常用来表达情感。
  9. 玉笛:指用玉石制成的笛子,象征高雅。

典故解析:

  1. 折柳:古代诗文中常用柳树象征离别。
  2. 龙归:与古代文化中龙的象征意义相关,常表示对归属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岸登,清代诗人,生于富庶的家庭,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细腻的描写而著称,常在诗中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天,正值花开之际,诗人借助春天的美景,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烛影摇红 其一》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开篇“折柳西园”的画面,既展现了春天的景象,又暗含了离别的情愫,柳树作为离别的象征,立刻给人以情感的共鸣。接着,樱花与缃桃的对比,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清新的色彩和洁白的樱花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春天的多姿多彩。

“春池碧草澹诗魂”,春天的柔和气息与诗人的灵感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美感。而“欲逐游丝袅”,则是诗人对自由与轻盈的向往。紧接着,清梦与燕云的描写,既有对春天的赞美,又渗透出一丝忧伤,似乎在表达对过去的留念与对未来的惆怅。

最后的几句,自拈湘管,轻声吟唱,展现出一种孤独的美,诗人似乎在问自己,谁能理解他的情感。在这细腻的描写中,诗人不仅展现了春天的景色,更探讨了人内心深处对于生命、自然与情感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折柳西园:描绘了一个温暖的春日,诗人选择在西园折柳,暗含离别的情感。
  2. 樱花如雪缃桃小:樱花的盛开,如雪般洁白,缃桃的娇小则展现了春天的多样性。
  3. 春池碧草澹诗魂:春天的池塘和青草,给诗人带来了灵感与诗意的涌动。
  4. 欲逐游丝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轻盈的向往,游丝象征着轻松与自在。
  5. 清梦燕云恨绕:梦境中的燕子与云,带来对生活的怅惘与思考。
  6. 写难就龙归怨调:写作的困难与对过往的思念交织,情感复杂。
  7. 自拈湘管:诗人自弹自唱,表达孤独而深刻的情感。
  8. 谁吹玉笛,低吟侧帽:似乎在询问,谁能理解自己的内心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樱花比作雪,增强了意象的鲜明度。
  • 拟人:赋予梦境以情感,表现出诗人的情绪波动。
  • 对仗:如“游丝袅”与“恨绕”,加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情感深邃,意境悠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离别与柔情。
  2. 樱花:代表春天的美丽与短暂。
  3. 碧草:象征生命的活力。
  4. 游丝:表达自由与轻盈的感觉。
  5. 湘管与玉笛:象征诗人的情感与艺术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折柳”象征着什么?
    A. 欢聚 B. 离别 C. 旅行

  2. 填空题
    诗人通过“樱花如雪”来表达__

  3. 判断题
    “春池碧草”描绘了秋天的景象。 (对/错)

答案:

  1. B
  2. 春天的美丽与短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春晓》 - 孟浩然
  2.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春晓》与《烛影摇红》均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但《春晓》更侧重于晨间的宁静,而《烛影摇红》则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人作品集》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周岸登生平与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