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夕谭西屏刘梦星见过》
时间: 2025-01-11 09:10: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世情喜贡谀,涂泽成风尚。
颂德皆渊骞,褒才尽奭望。
笔舌争揄扬,赍鸩以相饷。
遂令当世贤,功行两颓丧。
我谓虚誉加,惨于得奇谤。
千里求友生,可依惟直谅。
勖哉同心人,规过勿谦让。
恶盐湛洗铜,药石益腑脏。
阿世非吾能,自行意所向。
白话文翻译
世态炎凉,人人喜欢谄媚,结果谄媚之风盛行。
赞美品德的人如同鲲鹏高飞,赞美才华的人却难以被重视。
笔舌之间争相拔高,竟然以毒药相互赠送。
因此,当今的贤士,功德和名声都在衰退。
我认为虚假的荣誉,比奇怪的诽谤更可怕。
千里之外寻求友谊,唯有依靠真诚与直率。
勉励啊,同心的人,规劝错误时不要谦让。
恶盐能将铜器洗净,药石能益于脏腑。
阿世之道非我所能,自应随心所欲。
注释
- 贡谀:谄媚、奉承。
- 涂泽:润饰、修饰,指装点的风尚。
- 渊骞:形容品德高深,像大鹏一样高飞。
- 褒才:称赞才能,意思是对人才的赞美。
- 笔舌:笔头和舌头,指言辞和文章。
- 赿鸩:指用毒药相赠,形容言辞的恶毒。
- 颓丧:衰退、失去光彩。
- 直谅:真诚和公正的见解。
- 恶盐:指劣质的盐,意在比喻不可取的东西。
- 阿世:迎合世俗,指迎合世人的眼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权,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反映出对世态的深刻观察与思考,作品多含讽刺和批判的性质,展现了清代士人的理想与困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社会背景下,正值士人阶层面临的价值观冲突与社会风气的变迁。诗人对当时流行的谄媚风气感到不满,试图在诗中表达对真诚友谊和品德的渴望。
诗歌鉴赏
《暑夕谭西屏刘梦星见过》是一首具有强烈社会批判精神的诗作,反映了清代士人对世态人情的深思。诗中开头就以“世情喜贡谀”引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谄媚风气,表达了对这种风尚的嘲讽。接着,诗人通过“笔舌争揄扬”描绘了文人们在虚名和名利之间的争夺,表现出他们在追求荣耀时的丑陋与悲哀。诗中反复提及的“虚誉”与“奇谤”,揭示了虚假的荣誉比诽谤更为可怕,暗示了人们在追求名声时失去了真实的自我。
诗人在表达对社会风气的不满时,也强调了真诚友谊的重要性,提出“千里求友生,可依惟直谅”,呼吁人们要用真诚的态度对待友谊。后半部分则运用比喻,如“恶盐湛洗铜”,表达了在逆境中仍需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坚韧,强调药石的作用比恶盐更为重要,寓意真理与良知的价值。
整首诗以沉郁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人性、社会的思考,具有深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情喜贡谀,涂泽成风尚:当今世道,人们喜欢谄媚,修饰表面,形成一种风气。
- 颂德皆渊骞,褒才尽奭望:赞美品德的人如同高飞的鹏鸟,而对才华的赞美却被忽视。
- 笔舌争揄扬,赍鸩以相饷:文人们争相抬高自己,甚至以毒舌相互攻击。
- 遂令当世贤,功行两颓丧:结果让当今的贤人反而功德与名声双双衰退。
- 我谓虚誉加,惨于得奇谤:我认为虚假的荣誉比奇怪的诽谤更可怕。
- 千里求友生,可依惟直谅:远道而来的友谊唯有真诚与直率才能依赖。
- 勖哉同心人,规过勿谦让:鼓励志同道合的人,劝诫彼此不要谦让错误。
- 恶盐湛洗铜,药石益腑脏:劣质盐能洗净铜器,良药能益于脏腑。
- 阿世非吾能,自行意所向:迎合世俗不是我的能力,我将随心所欲。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恶盐湛洗铜”,将劣质的事物比作恶盐,暗示其对人的影响。
- 对仗:全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 夸张:如“赿鸩以相饷”,夸大了文人之间争斗的残酷程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探讨了社会风气对人性的影响,批判了谄媚与虚荣的危害,倡导真诚友谊与品德的重要性。诗人对人际关系和社会价值观的反思,体现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贡谀:象征虚伪与谄媚的社会风气。
- 鹏:象征高尚的品德与理想。
- 毒舌:象征对人才的恶意攻击。
- 药石:象征救赎与真实的良知。
文化内涵
诗中所提到的“恶盐”与“药石”分别代表了社会的伪善与真理的救赎,反映了诗人对真理与虚伪的深刻认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世情喜贡谀”指的是: A. 真实的友谊
B. 谄媚的社会风气
C. 自然的风光
D. 高尚的品德 -
“千里求友生,可依惟直谅”的意思是: A. 远道而来的友谊依赖于金钱
B. 真诚与直率是维持友谊的关键
C. 友谊不需要真诚
D. 朋友之间可以互相谩骂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王权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都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但王权更侧重于个人的道德追求与对虚伪的批判,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与民生的痛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王权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