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河水冰消雁北飞,
寒衣未足又春衣。
自怜漂荡经年客,
送别千回独未归。
白话文翻译:
河水已经解冻,北飞的大雁也开始归去。
我身上的寒衣还不够,春天的衣服又还没准备好。
我自怜漂泊流浪的游子,
送别了千百次,自己却仍未能归家。
注释:
字词注释:
- 冰消:冰雪融化。
- 雁北飞:大雁向北飞去,表明春天来临,万物复苏。
- 寒衣:指冬季的衣物。
- 春衣:指春季的衣物。
- 自怜:自我怜惜,感到悲伤。
- 漂荡:漂泊,流浪。
- 经年:经过很多年。
- 送别千回:指送别的次数多达千次。
典故解析:
-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北飞雁”常常用以象征离别与思乡,反映古人对迁徙与归属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商,唐代诗人,生平信息较少,作品多表达身世之感与离别之情。他的诗歌常具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正值冰雪融化之际,诗人借自然景象表达自己身处异地的孤独与无奈,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滑州送人先归》是一首抒发离愁别绪的诗作。开头两句以河水解冻和大雁北飞为背景,生动描绘出春天来临的气象,暗示着归家的信念。然而,紧接着的“寒衣未足又春衣”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尽管春天已经来临,自己却仍未准备好迎接这一季节,暗示着对故乡生活的无奈与渴望。
“自怜漂荡经年客”句中,诗人自我感叹,漂泊的生活使他倍感孤独,尽管送别过许多人,自己却始终无法归去。这种反复的送别与无法归家的状态,深刻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思恋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诗末的“独未归”一句,尤其发人深省,意在强调游子在外的孤独感,令人深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河水冰消雁北飞: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命的复苏,鸟类的迁徙预示着生机的回归。
- 寒衣未足又春衣:表达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准备不足,体现出他对即将到来的春天与归乡的渴望。
- 自怜漂荡经年客:自怜的情感流露,反映出游子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无奈。
- 送别千回独未归:不论送别多少次,自己始终无法回到故乡,极具悲凉之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寒衣未足又春衣”对仗工整,形成强烈的对比。
- 意象:大雁、冰水等自然意象,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与情感的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的渴望,展现了离别的悲伤与孤独,反映了唐代游子普遍的情感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水:象征着流逝的时间与生命。
- 雁:象征归乡与思念。
- 寒衣与春衣:对比着冬的寒冷与春的温暖,象征着内心的矛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雁北飞”象征什么?
- A. 离别 B. 归乡 C. 思念
-
“寒衣未足又春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B. 矛盾与无奈 C. 愤怒
-
诗中反复提到的“送别”是为了强调什么?
- A. 欢聚 B. 离别的悲伤 C. 决心
答案:
- A,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滑州送人先归》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前者更注重兄弟情,而后者则侧重于游子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李商隐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