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水平病中赋》
时间: 2024-09-19 20:54: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湖水即今深几许,征夫伏枕思悠然。
芳洲兰芷虚含馥,古刹云山空自妍。
祛病日来惟药物,销愁时复有诗篇。
何时得理湖中棹,得与羊求结社缘。
白话文翻译:
湖水如今到底有多深呢?征途中的人躺在枕头上,心中思绪悠然。芳洲上兰花和芷草隐约散发着香气,古老的寺庙和云山自有其美。为了解病痛,药物是唯一的依靠;而在消愁时,诗篇又是我唯一的陪伴。什么时候才能理顺船桨,在湖中划船,与羊群结下友谊?
注释:
- 湖水即今深几许:湖水现在究竟有多深?“几许”指多少。
- 征夫:指在外征途中的人。
- 伏枕:躺在枕头上,表示休息或沉思。
- 芳洲:指芳香的洲岛。
- 兰芷:兰花和芷草,都是香草。
- 虚含馥:含有香气,“虚”在这里形容其显得虚无缥缈。
- 古刹:古老的寺庙。
-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
- 祛病日来惟药物:治疗病痛的唯一办法是药物。
- 销愁:消除忧愁。
- 得理湖中棹:能在湖中划船。
- 得与羊求结社缘:与羊群结交,结成友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学一,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在诗坛上颇有影响。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生病期间,正是由于生病,才让他对西湖的美景产生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西湖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常常吸引文人墨客,李学一在此时的游历,让他对生命、友谊及自然的思考愈加深刻。
诗歌鉴赏:
《西湖水平病中赋》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作,描绘了作者在西湖病中所感受到的美景与人生的思考。诗中,湖水的深度成为了思考的起点,引发了对生命深度的探讨。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在病痛中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向往。
“芳洲兰芷虚含馥”的意象,展现出西湖的自然美,淡淡的香气仿佛在提醒着作者,生活中仍有美好的存在。在古刹云山的映衬下,诗人即使在病中也能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欣慰。
而后半部分则转向内心的挣扎,药物是解病痛的唯一办法,诗篇则是消愁的良方。在这样一种矛盾的状态中,诗人对未来的期盼显现无遗,期待能够在西湖中划船,与友人或羊群分享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淡然与乐观的生活态度。即使身处病痛之中,作者依然能够通过诗歌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渴望,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水即今深几许:开篇以自然景物引入,激发读者对湖水的好奇。
- 征夫伏枕思悠然: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表达了思考与放松的状态。
- 芳洲兰芷虚含馥:描绘芳草美景,展现自然之美带来的慰藉。
- 古刹云山空自妍:强调文化与自然的交融,古刹与山的美丽相得益彰。
- 祛病日来惟药物:引入病痛的现实,展现诗人对现实的无奈。
- 销愁时复有诗篇:诗篇成为心灵的寄托,表达对文学的热爱。
- 何时得理湖中棹:诗人渴望重新掌握人生方向。
- 得与羊求结社缘:表达对友谊的向往,体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芳洲兰芷”的描绘,形象生动。
- 拟人:古刹与山自有妍,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药物”与“诗篇”,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自然之美、病痛的无奈及对友谊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在病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水:象征着生命的深度与未知。
- 兰芷:象征着生活的芬芳与美好。
- 古刹:代表着文化的积淀与历史的沉淀。
- 诗篇:象征着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芳洲”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湖中的岛屿
- C. 诗人的家
- D. 书房
-
诗人通过什么来消愁?
- A. 药物
- B. 旅行
- C. 诗篇
- D. 食物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 A. 能在湖中划船
- B. 能与羊群结伴
- C. 能忘记病痛
- D. 能写出好诗
答案:
- B
- C
- A,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 白居易的《西湖秋晓》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但更多的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的陶醉和对人生的感悟。
- 白居易的《西湖秋晓》则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展现了不同季节对景物的影响和人情的变化。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西湖文化遗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