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二十七首》

时间: 2025-02-04 15:39:47

腊后暄和若夏初,梅花催暖不容疏。

从来准拟连旬赏,数日能忙雪不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腊后暄和若夏初,梅花催暖不容疏。 从来准拟连旬赏,数日能忙雪不如。

白话文翻译:

腊月过后,天气温暖如同初夏,梅花催促着春天的到来,不容忽视。 一直以来都准备连续欣赏这美景,几天之内忙碌得连雪花都不如。

注释:

  • 腊后:指腊月(农历十二月)过后。
  • 暄和:温暖和煦。
  • 梅花催暖:梅花开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 不容疏:不容忽视,必须重视。
  • 准拟:准备,打算。
  • 连旬赏:连续多日欣赏。
  • 雪不如:形容忙碌程度连雪花飘落都不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这首《杂诗二十七首》可能是他在某个腊月过后的初春时节,感受到天气的温暖和梅花的盛开,因而创作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腊月过后天气转暖,梅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诗人通过对比忙碌的生活和自然的变化,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忙碌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腊月过后天气转暖,梅花盛开的景象,通过“腊后暄和若夏初”一句,生动地表现了季节的转换和气候的变化。梅花作为春天的使者,在诗中被赋予了催促春天到来的使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后两句通过对比忙碌的生活和自然的变化,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忙碌生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腊后暄和若夏初:这句诗描绘了腊月过后天气转暖,温暖和煦如同初夏,通过对比季节的变化,突出了气候的温暖。
  2. 梅花催暖不容疏:梅花作为春天的使者,在诗中被赋予了催促春天到来的使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3. 从来准拟连旬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直以来都准备连续欣赏这美景,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珍惜。
  4. 数日能忙雪不如:通过对比忙碌的生活和自然的变化,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忙碌生活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腊后暄和若夏初”通过比喻将腊月过后的温暖比作初夏,形象生动。
  • 拟人:“梅花催暖不容疏”将梅花拟人化,赋予其催促春天到来的使命。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通过描绘腊月过后天气转暖,梅花盛开的景象,以及对比忙碌的生活和自然的变化,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忙碌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梅花:作为春天的使者,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暄和:温暖的气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活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腊后暄和若夏初”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腊月过后的寒冷 B. 腊月过后的温暖 C. 初夏的炎热 D. 初夏的凉爽

  2. 诗中“梅花催暖不容疏”一句中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A. 寒冷 B. 温暖 C. 生机 D. 绝望

  3. 诗中“数日能忙雪不如”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忙碌生活的厌倦 B. 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C. 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D. 对忙碌生活的感慨

答案:

  1. B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通过描绘梅花的坚韧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 陆游《卜算子·咏梅》:通过咏梅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诗词对比:

  • 王安石《梅花》与曹勋《杂诗二十七首》:两者都以梅花为主题,但王安石的诗更注重梅花的坚韧和美丽,而曹勋的诗则更注重梅花的象征意义和季节的变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勋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更好地理解曹勋的诗作。